黔國公沐天波是大明天子忠心耿耿的臣子,心甘情願地為大明皇帝付出自己的一切,在鄧名的前世他就為了保衛永曆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若是沐天波知曉皇帝對緬王聲稱他的被害是咎由自取的話,大概也隻會遺憾而不會後悔,因為保衛大明天子這就是沐天波的誌向,是自打朱元璋封藩沐英以來,數百年沐家的信念。
被莽白軟件以來,下麵的的禦林軍很快都被贖走了改編成占領軍,幾年後侍衛官也漸漸被占領軍要走。這時沐天波滿懷希望,每天勤奮地鍛煉身體,就盼著得意擺脫囚徒生活的那一天,然後就帶領禦林軍殺進阿瓦救出皇上。可是這一天卻怎麼等也等不來,最後永曆身邊除了家人以外,隻剩下首輔馬吉翔、沐天波和一群太監——楊在和占領軍軍官研究,都認為沐天波太危險,就是把馬吉翔要回來都不能同意緬甸人釋放黔國公。
隻要楊在能給昆明和成都送去足夠的賠款,在緬甸問題上他就有足夠的發言權,就是李定國問起此事時,白文選等人也會幫楊在緩頰;至於成都那邊,院會更是怎麼看楊在怎麼順眼,前幾年樣子兩次回國到成都,帝國政斧和院會都熱烈歡迎這位緬北的太上皇。
去年,楊在把他的老丈人馬吉翔要走了,大概是認為馬首輔再也不對他的地位構成任何威脅了。楊在的猜想也沒錯,這十年的軟禁磨光了馬吉翔的雄心,當初意氣風發的大明首輔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衰弱的老頭。緬甸衛兵拿著命令來提人的時候,馬首輔隻是簡單地沐天波——這最後一個難友和拱拱手告別,臉上帶著一絲羞愧低著頭匆匆跟著緬兵走了,就好像是個在戰場上拋棄了同伴的逃兵。
由於明軍在國內的曰漸強勢,沐天波也承認緬甸對永曆天子越來越好了,現在永曆天子隻要願意,還可以在緬兵的陪同下出去打獵,如果沐天波有興趣也可以安排;每隔一段時間,莽白還會向天子和東宮進貢一些緬甸的貴女。聽說不時來覲見問安的一對大臣終於隻剩下沐天波一個後,永曆皇帝又一次大發脾氣,把幾個倒黴的宮人一通臭罵。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
沐天波一直策劃潛逃,不過他總是放心不下天子,當意識到楊在這個殲賊是不可能放他回去後,沐天波就把妻兒托付給了皇後——後者還幫沐天波說服了永曆天子,讓他相信沐天波不是貪生怕死想棄君,而是真的計劃先自己脫困好召集忠義之士拯救皇上。
大概是因為時間太久了吧,再加上明廷臣子也基本都被釋放,所以監視沐天波一家的緬兵也沒有鬆懈了。沐天波這十年來身體一直保養得很好,成功脫困後發現沿途緬兵更是毫無戒備,有兩次被攔住後,對方一察覺他好像是中國人後,也立刻變得非常客氣,連身份憑證也不要了立刻放行,甚至還派人護送他離境,生怕這個看上去似乎還有點地位的中國人被緬南盜匪所害。
進入緬北莽魯統治區後,沐天波見到的中國人就更多了,好像有大量的漢人正湧入緬甸經商;除了商貿以外還有其他的工作需要漢人,比如緬北開辦了大量的漢語學校。自從五年前開始,莽魯政權就規定緬甸的科舉考試必須加試漢語,因此漢語成了官吏的必須品;更有甚者,從三年前開始,成都、敘州等最有名的中國學府都向緬北和緬南發放獎學金名額。經院會研究,永曆十五年緬甸同意賠償的戰爭賠款實在太多了,認為對緬甸很不公平,所以打算從四川得到的這份中拿出一半還給緬甸人民,方法就是設立獎學金,這個獎學金的對象是麵向全緬,緬北和緬南都有名額。
無論是莽魯還是莽白治下,層層篩選出來的最優秀、最聰明的緬甸人都在奮力苦讀,希望能夠拿到全額的獎學金去四川上學。院會通過辯論普遍認為,等到這些最聰明的緬甸孩子在四川接受全麵教育,他們回國掌權後就會形成一個親中的集團,從而加速永曆十五年的戰爭後遺症的痊愈。
很多在緬甸教書的中國人甚至是雲南和四川的逃犯,為了躲避昆明的通緝而跑來緬甸,在緬北這片領土上他們過著受人尊敬的生活。而事實上也是潛逃者的沐天波在前去八莫的路上,很快就被漢人中介公司盯上,在他住店後就有漢人來套交情,旁敲側擊地問沐天波是何方人士,來緬甸做什麼生意?見沐天波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後,中介公司更加確信這是一個危險的雲南逃犯,初到緬甸生活無著落,就熱情地推薦沐天波去“莽魯大王國際語言學校”去上班教授雲南方言,說憑他的漢語水平幾年之內做到教授、娶上十個緬甸姑娘不成問題——中介公司隻收取半年的薪水做介紹費,可以接受分期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