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光頭黨的末日(2 / 2)

中國地巨大壓力下,俄國十分屈辱的交出了犯事的光當然為了湊夠數量,一部分死刑犯被剃光了腦袋,當成光頭黨交了出去,而得到了合理的結果之後,中國也就沒有繼續采用武力威脅的辦法。

當然必要的製裁還是有的,中國以在俄人員沒有安全保障為由,撤走了全部的工程人員,而且完全符合合同,合同裏麵寫的清清楚楚,保障中國人在俄國的正常權益,連人身安全都保障不了,自然不能幹下去了。

這一點到是跟俄羅斯學習的。在趙剛的印象中,俄羅斯或者蘇聯都是一貫的不守信用,60年撤走駐華專家,間接導致了三年如果不是為了出口換彙,補償蘇聯損失的話,中國的糧食雖然也是緊缺,卻不會餓死那麼多人。

其實趙剛有點錯怪了蘇聯,在國際交往中,任何一個國家無疑都要從本國的國家利益出發,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中蘇之間也不例外。不過,在“蜜月時期”,由於雙方基本上遵循了做損害對方國家利益的事,故雙方雖在一些的問題上也有“磨擦”,但在大的方麵沒有什麼爭執。

然而,從1958年夏起,情況卻發/|利益的一係列問題上發生了衝突。最初的風波就是當年夏連續發生的長波電台和聯合潛艇艦隊事件。蘇方出於自身的需要,利用中國希望在建造潛艇方麵得到蘇方幫助之事,提出雙方共同合作在中國建設一座長波電台和建立一支聯合潛艇艦隊。但中國方麵卻認為,這是蘇方以幫助中國為借口,實際上侵犯中國的主權,並有控製中國的企圖。雙方為此爭執了好幾個月。

毛澤東為之大發雷霆,赫魯曉夫則為此急匆匆地飛到北京,為蘇聯辯解。此事後來雖然都不了了之,但從此雙方種下惡感。接著,當年月又發生台灣海峽問題的爭執。中國為打擊蔣介石集團和警告美國不要幹涉中國內政,未與蘇方磋商便發動了炮擊金門、馬祖之戰,蘇方雖在表麵上表示支持中國,反對美國,但因擔心炮擊金、馬會引起美國的武裝幹涉,將蘇聯拖進美蘇大戰之中,故實際上對中國不滿,並且進而單方麵撕毀1957年10簽訂的“國防新技術協定”,收回了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的承諾。

1959年中國為維護自己領土主權,.:+采取自衛手段。但蘇方認為中印邊界的武裝衝突對蘇美緩和不利,破壞了赫魯曉夫訪美的和平氣氛,因而不顧中國的一再反對,公開發表了一個袒護印度的聲明。此外,蘇聯也對中國發動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不滿,而中國則對赫魯曉夫熱衷同美國拉關係頗有微詞,如此等等。

顯然,上述爭執都涉及彼此的國家利益。一般來,在國際關係中,國家利益的衝突必然會影響到彼此關係的好壞,因而中蘇之間國家利益的衝突也必然損害雙方的關係,即使沒有意識形態的分歧,中蘇關係也會發生逆轉。然而,與一般的國際關係不同的是,中蘇之間不僅存在著國家利益問題,又有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而且兩者又總是不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這就使問題更加複雜,更加嚴重了。

實事求是的,60年中蘇決裂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蘇聯的隻不過是中蘇兩隻大老虎,沒辦法在一座大山裏麵共存而已。當時越南胡誌明的話很有代表性“蘇聯是老大哥,中國是老大姐,你們兩個家長鬧了意見,我們這些弟該怎麼辦。”

雖然後來越南這個弟拿出了匕首,狠狠的刺了老大姐一刀,可是在那個時代,中國和蘇聯能走10年,親密合作了.個奇跡了。

這些卻不是趙剛所知道的,而且即便趙剛知道,也不會改變什麼,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既然要做就要最大限度的符合中國的利益,在撤走了全部人員以及資料之後,趙剛授意下中國開始收回全部的貸款,趙剛的做法激起了俄國人的憤慨,可是趙剛卻一點都不在意,他所在意的隻是中國人的死活,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事情,並不在他的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