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激戰掌骨峰(1 / 2)

中烏拉爾唯一比較險要的陣地就是掌骨峰,掌骨峰位南北烏拉爾之間的一片半山高地,因為地形很像是一個人伸開手掌的樣子,所以稱為掌骨峰。9年8,俄羅斯近衛軍幾十萬人,在這塊不毛之地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爭。此戰雙方調用了除海軍以外的所有兵種和現役裝備,盡出主力大動幹戈,以近衛軍慘敗而告終,俄羅斯陸軍省被迫承認“掌骨峰之戰是俄羅斯陸軍的傷心地”。

掌骨峰之戰是在中國有所準備但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匆忙打響的。19年6月,俄羅斯《帝國國防方針》把中國列為了第一敵對國,並悄悄著手戰爭準備。8月,俄羅策》,緊接著又與德國簽訂了《德俄關於穩定歐洲形式的協定》。被壓製了三十多年的俄羅斯認為有納粹德國在歐洲幫忙,可以放手在北方大幹一場了,掌骨峰處在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之中。

但是中國的強大實力保證了即便是沒有特殊準備,中國的備戰也不會相差太多,19年,北方野戰軍第57軍更換完新裝備進駐掌骨峰。作戰對象直指俄軍第整編師。這個整編師以好戰和擅長進攻而著名,整編師長巴勃羅夫斯基長期為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的武官,是俄羅斯陸軍中為數不多的“中國通”。

19年5。在掌骨峰附近意外地發生了一次衝突。起因隻不過是一頭豬從俄國轄區跑到了中國轄區。近衛軍將領們聞之欣喜若狂。經過多年精心培育地戰爭種子,終於在掌骨峰邊境破土而出,近衛軍司令部指示整編師立即擴大戰事,出兵掌骨峰。掌骨峰戰爭地進程如同戰後一個中國老兵形象地回憶:“當時俄羅斯就像是一個半大子,舞舞紮紮地向中國彪形大漢頻頻挑釁。最後大漢惱火了,一拳將毛子揍到河裏。”

開戰伊始,莫斯科認為經過內部鬥爭之後,喪失了主將宋兵策的北方野戰軍已不足為慮。狂妄地宣稱俄軍一個整編師可以對付中國軍隊個師。近衛軍各部隊好戰情緒被激發起來,據戰後俄軍心理機構調查表明:“幾乎所有參戰的俄羅斯士兵都熱切盼望與中國軍隊交手,90%以上的軍官對中國軍隊情況一無所知,卻毫無理由地輕視對手。”當時俄軍整個處在一種病態的“亢奮”中,蠢蠢欲動。

19年57日。俄軍向中國軍隊發起攻擊。第編師騎兵聯隊和重裝甲車部隊雖包抄奇襲中國軍隊指揮部得手,但很快被中國軍隊坦克包圍,一交手。近衛軍便嚐到了中國軍隊地厲害,俄軍的重裝坦克雖然厚達80毫米,可還不是根本不是中國軍隊坦克的對手。中國的虎王坦克皮厚火力猛,一會兒就將俄國坦克打成零件狀態;

俄羅斯騎兵麵對中國軍隊這些橫衝直撞地“鋼鐵怪獸”束手無策,隻好絕望地揮舞著馬刀,砍得裝甲丁當亂響。中國軍隊1個噴火坦克連和裝甲車營輕而易舉地全殲了俄軍這股快速部隊。正麵進攻的俄軍也沒好到哪兒去,被中國軍隊密集的炮火打得丟盔卸甲、損傷過半,灰溜溜地撤回了烏拉爾。

近衛軍擦拳摩掌半。沒想到上來就吃了個窩心拳。巴勃羅夫斯基中將為輕率出擊感到一陣後怕,隻好喪事當成喜事辦,悄悄地咽下了這顆苦果準備再戰。

60。第編師全體出動。巴勃羅夫斯基帶著萬多人浩浩蕩蕩地向掌骨峰進發了,同時出動的還有作為戰略預備隊的第7整編師主力。這個整編師在俄軍中牌子硬,名氣大,被公認是俄軍戰鬥力最強悍地部隊。199年7月,《紐約時報》這樣評價道:“俄羅斯第7整編師地士兵們在烏克蘭附近塵土飛揚的草原上長期接受高強度訓練,主要集中於三種俄軍所重視的技能:衝鋒、射擊和忍耐。他們反複練習肉搏戰,這是一支最精銳地部隊。”

被譽為“國寶”的第1坦克整編師是全俄羅斯當時最強大的一個坦克師。全師有重型坦克坦克40,一直都秘而不宣,這次也上了前線;近衛軍航空兵主力傾巢出動飛抵烏拉爾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