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多如牛毛,是民國的一大特色。
保定周圍的地方就是這種情況,在保定周圍,數得上字號的就有五十多個綹子。
至於那些刷單幫的,三五結夥,抽冷子做一次,不敢報字號,悶聲大發財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
土匪弄錢,一般有三個法子:一是搶劫,二是綁票,三是開買賣。
票兒的命運就和綁票有關,實際上,他的名字就是因為綁票的那個“票”字來的。
票兒是保定府高陽縣人,他的父親是個綢緞商人,名叫王加林。
王加林在高陽縣西街上開著三處店鋪,家裏很有錢。
票兒五歲那年,跟著家裏的傭人到街上去玩兒,被滿城縣天馬山的土匪張才明“綁”上山了。
張才明已經盯了王加林很久,他把票兒當了金票。
金票是土匪的黑話,綁的人家裏有錢,就叫金票,沒錢的就叫柴票。
當年,老人講到金票柴票這一節時,韓立洪很不理解,既然沒錢,那綁票幹嘛?圖啥?就為逗悶子?
老人歎道,那年月窮啊,勒索幾斤雞蛋,幾雙布鞋,螞蚱也是肉啊。
老人還將了一個故事,韓立洪差點沒笑噴了。
老人說有一夥土匪在徐水南八裏村綁架了三十五個人,所有領票價格共計為:兩雙布鞋,三十二個雞蛋,一斤四兩棉花籽油,五尺土布,四斤半玉米,二十一斤紅薯幹。
綁了35個人,勒索的東西統了歸齊,全加在一起,合人民幣也不過兩三百塊。
這那是綁票啊,還不夠丟人的呢!
但在當時,這種事很平常,所以土匪黑話中才有金票柴票一說。
張才明把票兒綁上天馬山之後,就找了一個花舌頭,也就是在土匪與被綁者家屬之間的討價還價的說和人,去給王加林傳話,要王掌櫃出兩萬大洋領票。
張才明本來很有把握地想賺一筆,是啊,誰家的兒子被人綁了,還不急塌了天呢?富人的兒子更加金貴啊,還不得趕緊花錢領票來啊。
可是,誰也萬萬沒想到,這一次,聲名赫赫的張大土匪鬱悶了,徹底是鬱悶了,都鬱悶到姥姥家的灶坑裏的螞蟻洞去了。
王加林,票兒的親爹,就這位綢緞商人,竟是個天上難尋,地下難遇,絕對的舍命不舍財的主兒。
王加林跟花舌頭撂下了了狠話:“這孩子還小呢,誰知道長大了是個葫蘆是個瓢呢?錢,我肯定不出,兒子我也不要了,好漢們看著辦吧。”
花舌頭聽得直了眼睛,呆呆地瞅了王加林半晌,好半天才醒過神兒來。
花舌頭都有三寸不爛之舌,死人都能說活了,但這位,鬱悶了,糾結了,麵對王大財主,隻撂下了兩個字“你狠!”,然後,就再也說不出一個字,跺了跺腳,掉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