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二章 大起大落(1 / 2)

二二六政變是指今年的二月二十六號,曰本發生的一場軍事政變。

政變的起因是皇道派和統製派的鬥爭趨於白熱化,一群皇道派青年軍官認為隻有把台上的高官殺個幹淨,他們的理想才能實現。

所以,就在二月二十六號這天,皇道派青年軍官發動軍事政變,對政斧高官展開了血腥屠殺,什麼內大臣,藏相,教育總監,等等,都被打成了篩子,並砍下腦殼作為紀念。

政變被鎮壓之後,統製派徹底掌控了整個曰本政局,以此為標誌,曰本吞並中國的戰爭步伐又驟然加速。

慘敗於黑神軍之後,在天皇主持的會議上雖然確立了準戰時體製,但在這個準戰時體製內,構成的人員並不純潔。

人員不純潔,自然就有雜音,而且雜音還不小。

既然有雜音,雜音又不小,那麼,對華戰爭的準備工作自然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對此,軍方早就極為不滿,為此就曾逼迫一屆內閣倒台。

二二六政變之後,借此機會,統製派把政斧,尤其是軍方內部的不堅定分子全部都清除出去,一個不留。

清理之後,陸軍部和參謀本部上上下下全都是大陸派和中國通充任,準戰時體製的構誠仁員徹底純潔,因為這些大陸派和中國通都是些做夢都想著如何把整個支那一口吞到肚子裏去的家夥。

宋哲元隻知道二二六政變,以及統製派和皇道派之爭,但他對這些並不怎麼感興趣,所以後續的變化他不是十分清楚。

聽過韓立洪的解說,宋哲元還是不相信,或者說不願意相信曰本人真的會全麵侵略中國。

曰本的國力是比中國強大的太多,但曰本的國力就是再強,也改變不了曰本太小中國太大的格局。

曰本能打敗中國和占領中國、征服中國,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如果開戰,曰本人能夠打到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這宋哲元絕對相信,但要是占領整個中國,以曰本的人力,這就如一把胡椒麵灑進一個大湖中一個樣。

中國的漢殲是很多,但漢殲就是再多,質量和數量跟明末那會兒也是沒法比的。

何況,現在還有明末那會兒沒有的那麼多的西方列強,這些西方列強是不會容忍曰本獨吞中國的。

所以,宋哲元不信,他不信曰本人會如此愚蠢。

韓立洪道:“軍座,這麼大的事兒不可能無跡可尋。”

宋哲元一愣,問道:“怎麼尋?”

韓立洪道:“很簡單,軍座,開戰之前,曰本人必然要大舉增兵,至少也要把軍隊從曰本本土調至東北和朝鮮。”

頓了頓,韓立洪又道:“華北駐屯軍的數量和實力也會持續增加。”

宋哲元明白韓立洪最後那句“數量和實力”的意思。曰本增加華北駐屯軍的數量不奇怪,但要是重武器也跟著大增,那就不尋常了。從這一點上來觀察,結果確實很有說服力。

如果這話是別人說的,宋哲元還是不會相信,但韓立洪說的,那就不一樣了。

宋哲元意興闌珊,華北王的美夢剛剛露點苗頭,就被連根給拔了,而且自己竟然一直被老蔣玩弄於鼓掌之中,他卻毫不自覺。

這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