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一章 幸福淹沒了黃土高原(1 / 3)

災難來了,經濟危機來了。

二戰之後將近三十年,除了幾次局部的小規模戰爭,世界很是和平,全球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經濟好,最終生產過剩,於是經濟危機就會發生。

這是規律,也叫宿命。

現在,正是全球生產最盛的時刻,石油價格暴漲,導致需求急劇萎縮,生產空前過剩的危機就爆發了。

與生產過剩危機同時爆發的是極其嚴重的通貨膨脹,各國的股市暴跌、失業人數劇增、企業銀行大規模倒閉……

發達國家如此,發展中國家那就更慘了。

拉美國家、東南亞國家等等都是靠引進外資的外向型經濟,它們的經濟本就比發達國家脆弱的多,危機一來,幾乎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表現最好的,這是因為有北方的存在。

北方的經濟本就超脫在任何經濟規律之外,多年來悄悄累積了數不盡的物資和財富,即便工廠全部停工,工資也可以照發,對社會不會有任何影響。

北方不僅自己穩定,本來也可穩定南方,使得南方經濟的表現遠遠好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但是,事情不是這樣,因為南方自身的問題,使得南方的問題絲毫也不比其他的發展中國家輕。

南方自身的問題根子就是貨幣,各自治省自己發行的貨幣。

自治省發行貨幣,本就是私心作祟,所以,不超發的一個也沒有,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經濟正常發展,這些問題還能暫時掩蓋,但經濟危機一來,就一切水落石出了。

一句話,貨幣貶值個一兩倍那是輕的。

不過,好在各自治省的貨幣基本不跨省流通,所以,不會波及到其他自治省。

在這一輪貨幣貶值的浪潮中,受到波及、影響最大的就是蔣介石集團掌控的幾個省份。

受到波及的原因是各自治省的官員和財閥相互勾結牟利所導致的,為了這件事兒,氣的蔣委員長很是痛痛快快地罵了一頓娘希匹。

原本,江南一些省份剛剛露出苗頭的中產階層白領,對北方很是自傲的,看不起北方,因為他們的平均工資是北方同等階層的將近一倍。

當然,農民是不算的,就是最富裕的江浙一帶的農民,他們的生活水平也是比不上北方的。

現在,經濟危機來了,這些小資們不僅大批失業,有工作的工資也降的厲害,而更要命的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整個南方,一片愁雲慘淡。

這個時候,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北方。

原以為北方窮,但現在一看,北方那才叫有錢呢,別說別的,就是儲備的石油,也是他們幾輩子都掙不來的。

但是,除了眼饞,看也白看。

想去北方找工作,那得有真本事,普通的小資絕對沒戲。

北方在各個主要城市都設有辦事處,想去北方工作,必須拿到辦事處的介紹信。沒這個,自己個兒去北方,你就是想找個掏糞的活兒都沒門。

當然,小資們要是想去荒地裏開荒,到沙漠裏種樹,隨時都可以成行,北方隨時都歡迎。

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北方的這一政策,才使得南方的危機,比之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不知減輕了多少。

每一年,都至少有超過百萬的最窮困的南方百姓遷移去了北方。

――――

辦公室裏,靜寂無聲,彌漫著一股不安、焦灼的氣息。

夕陽斜照,灑進來的餘暉更給辦公室裏平添了一抹淒涼之色。

辦公室裏隻有三個人,兩男一女。

靠著西牆根的辦公桌前坐著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看上去有些木訥,似乎不善言辭。

他叫李謙一。

下午四點,有準信兒了,這個月的工資減半。

人人的臉都綠了。

綜合一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再加上少發工資,大上個月,實際工資相當於正常月份的七成,上個月是五成,這個月是三成。

還讓不讓人活了!

其他人家還好,要是月光族那就慘了,而像李謙一這樣的,老婆有病,還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那就是陷入絕境了。

默坐半晌,騰地一聲,李謙一猛地站起身來,大踏步向外走去。

要出事兒!

李謙一為人有些木訥,但越是這樣的人,一旦想不開,就越容易出事兒。

果然,當局長大人神威凜凜地宣布李謙一被開除之後,李謙一就像暴怒的公牛一樣,向局長大人撞了過去。

有些不湊巧,局長大人正好背對著窗戶站著,於是,李謙一和局長大人一起撞破了窗戶,飛到了半空之中。

這是三樓。

事情頗有些喜感。

落地之後,局長大人在下,李謙一在上。

局長冒泡了,李謙一沒事兒,他爬起來,坐在冒了泡的局長大人身上,神色頗有些茫然。

李謙一以殺人罪被逮捕。

這件頗有些喜感的事兒成了導火索,引爆了整個寶雞市郵電局職工的怒火。

示威!罷工!

這是不盡薪柴上的一把火。

示威罷工的浪潮迅速蔓延,蔓延到寶雞市的各個階層,然後,又由寶雞市蔓延至整個陝西。

而且,示威罷工的要求也迅速地改變了,由一開始的要工資要工作,最後變成了要黑神軍,要加入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