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開始了!
盧曉雅神色平靜,但眼睛比平時亮了許多。
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本身的好處就已經極其巨大,但對此,美國人顯然是不滿足的,他們把“美元”的作用玩到了極致。
利用美元的貨幣地位賺錢,最好用的一個法子就是貶值。
美國永遠是個逆差國,而逆差的實質就是用綠紙換東西。通過逆差,美國把綠紙送到了世界其他各國。
逆差不可能是無限的,超過了某個限度,就得處理了,要是不處理,美元就得傷筋動骨,甚至是玩完。
處理逆差的法子就是美元貶值。
當然,這隻是基本的套路,具體艸作的時候那是千變萬化,方法多種多樣。
從一九八零年起,美國國內經濟出現兩種變化,首先是對外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到一九八四年已經高達一千六百億美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6%。
其次,是政斧預算赤字的出現。
在雙赤字的陰影下,美國政斧便以提高國內基本利率來引進國際資本來發展經濟,但外來資本的大量流入又使得美元不斷升值,美國出口競爭力下降,於是進一步擴大到外貿赤字的危機。
在這種經濟危機的壓力下,美國便會以美元貶值來加強美國產品對外競爭力,以降低貿易赤字。
研究美元的這種變化,進而依據這種變化進行投資、賭博,會獲得暴利。
盧曉雅不專門幹這個,但有專門幹這個的,韓園的參謀團毫無疑問是最高級的研究機構,就是盧曉雅手下,也有不少人專門研究這個。
盧曉雅雖然不專門幹這個,但也算是這方麵的專家。
不論是下麵的研究機構,還是盧曉雅自己,都判斷美國又要動刀了,而且,毫無疑問,美國人的大刀這次肯定砍的是曰本鬼子。
鎖定特定目標,美國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七五年就這麼弄過聯邦德國。
現在,根本的問題是時間,是美國人什麼時候動手。這個時間確定的範圍越小,賭曰元升值的獲利就越大。
“一九八五年,八月到十月之間;五個月,至少升值百分之二十。”
這是韓園給出曰元升值的時間和幅度。
盧曉雅清楚,韓園能給出這個時間,可不僅僅是參謀團研究的結果,這其中必定還有相關的情報支持。
這次,在各個國家的金融市場賭曰元升值,如果韓園給出的時間點和升值幅度準確無誤,那就至少是百億美元的暴利。
而這,僅僅是賭曰元升值的收益,還不包括比如買入曰元、曰元貸款、投資曰本股市和房地產等等方麵艸作的長期收益。
盧曉雅毫不懷疑這次依舊是成功,因為就沒有失敗過,韓園作出的決定從來都是正確的。
開會。
參加這個會議的有十七個人,這十七人自然都是金融帝國的高層,他們的深沉可比盧曉雅差多了,一看到韓園的命令,人人都喜形於色,極是興奮。
――――
為這個而興奮的不僅僅是中國人,還有美國人。
美國人更興奮,因為發大財的機會來了。
這次,這些興奮的美國人可是真正的大人物,比美國總統還大。
這些比美國總統還大的大人物就是美國聯儲局的當家人。
美國聯儲局的當家人之所以比美國總統還大,是因為美國的實際政策並不是由民選出來的領袖人物也就是美國總統來決策,而是由那些既不是國家幹部也不是被民眾選出來的私人老板來決策。
這些為美國做決策的私人老板就是那些華爾街的銀行大老板。
美國的精髓是自由資本主義,而是個人都知道,資本是不能靠明煮來決策的,必須由專業的精英階層艸作。
為此,為了不讓明煮來幹擾資本的運行,美國的做法是把國家政治裏非常重大和關鍵的經濟政策權利,從民選的政斧裏分離出來,而由私人機構去控製。
這個係統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國聯儲局係統,其權力移交和美國的選舉無關,其內部運作是由美國的各大金融機構控製,而且,其對國家經濟政策的決定不需對公眾負責。
美國聯儲局名義上是政斧的一部分,但實際上不光可以不聽命於選民選出來的政斧,反而可以用專家管理的名義,實行和政斧以及民意相左的政策。
美國聯儲局由十二個分行組成,這十二個分行由美國各大商業和投資銀行控股,由這些銀行的老板出任分行長。
這些銀行自然也是赫赫有名的,人人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比如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美林、摩根士坦尼、JP摩根、熊士丹等等,和著名的商業銀行花旗,美國等等。
當然,美國總統和國會有權任命聯儲局的主席,但是,這些職位以及美國政斧裏的財政部長,都是來源於華爾街的專家,所以,最後的美國經濟政策理所當然要以這些金融資本巨頭大銀行,以及團結在這個核心周圍的股票行、交易所、證卷商、行用社、房貸商、保險商等等組成的華爾街利益集團來決定。
美國是一個崇尚監督的國家,也每每以此自豪,但自豪的美國人民並不清楚,和他們的切身利益最息息相關的美國聯儲局是沒有監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