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承德寒夜開棺人(1 / 3)

中和戲院在老北京人的耳朵裏可是響當當的地方,不管是程硯秋,還是梅蘭芳,當年都在這兒演過不少名段。不僅是解放前後的這些名角兒,當年,張學良將軍還特別喜歡在這兒聽戲。據,九·一八事變的消息,他就是在這兒看梅蘭芳表演的時候收到的。

直到199年前後,這兒漸漸的才少了許多演出,再往後,中和戲院甚至已經到了荒廢的邊緣。在現代經濟社會的衝擊下,許多老曲藝、老門派,差不多都是這種狀況。不過,最近聽中和戲院要修複,也不知道那時會不會恢複它往昔的風采。

這,中和戲院被人給包場了。大門給緊緊的關上,裏頭上演的不是什麼京劇名段兒,而是越劇《紅樓夢》。

演寶玉的生年紀很,看著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兒王君安的影子。那嗓子幹淨,唱腔暈潤,內行一聽便知道是個尹派學生。不過包下這麼一個場子,卻不請些名角兒,似乎又讓人琢磨不透。要知道,這時候的中和戲院,已經不是你有錢就能包圓兒的。

而更叫人覺得納悶兒的是,打從一開始,這來聽戲的就隻有兩個男的。此刻,他們正在台下,一個身穿寬鬆的紫色唐裝,年紀不到五十,特別的瘦,不過眼睛卻是很有精神。他坐在後排中央的位置上,而另一個非常魁梧的三十歲男人,則穿著一身休閑夾克,雙手合在背後,恭恭敬敬的站在那人身旁,一看就知道,他是那人的保鏢。

穿唐裝的人非常的沉默,他緊皺著眉頭,不知道是在品味幾個演員的唱功還是在想別的什麼。總之,除了演員和伴奏,這裏幾乎沒有任何聲音。

到了差五分鍾到晚上七點的時候,三十多歲的男人躬身對旁邊的中年道:“老爺,我們該動身了。”

這時,那穿唐裝的中年男人才伸手端起茶碗兒,慢慢的抿了一口裏麵的龍井。

“嗯這茶好,大仲,回頭讓東子從那邊兒再弄點些。”中年男子低聲道。

被叫作大仲的保鏢點點頭,:“誒,不過老爺,那得等明年了。”

“明年?”這位老爺似乎有點兒發愣,“哦嗬嗬,你看我這嗨,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那個時候。”

大仲聽完,臉色一下就變得有些凝重。“老爺,您放心吧,這麼些年您都淌過來了,最後這一步,老爺一定會保佑您的。”

大仲有點想裝出那種信心滿滿的樣子,可話道最後,連他自己也提不起什麼氣來。

老爺苦笑了一聲,然後轉向大仲:“你他娘見過哪個老爺保佑咱們這樣刨人家祖墳的,信老爺,我還不如信,信、信那啥就,就少爺最喜歡的那個啥?”

“信春哥。”大仲完,自個兒也笑了起來。

老爺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站起來一拍大仲的肩頭,自己走在了前麵。

看到台下唯一的兩個聽眾走了,台上的演員和伴奏頓時就有些發懵。估計心裏都在叨咕:“是繼續演完呢?還是現在就收攤兒?”

出了戲院大門,一個六十來歲的老頭跑了過來。

“哎喲,我的袁家大少爺,你看你這外頭也不批件兒衣服,冷啊。”老頭著就把一件黑色風衣給那位老爺披上。

在老袁家,這老頭雖然隻是司機,但除了袁家家族之內的人,他的輩分和地位是最高的。十幾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這位袁老爺,所以,他能管這袁老爺叫大少爺,而其他像大仲這樣的人隻能管這位叫老爺。

“老譚啊,你來幹什麼?”袁老爺著,不由得就瞪了大仲一眼。那大仲馬上就低下了腦袋。

老譚道:“大少爺,你不用怪大仲,是我自己跟著你們來的,我老譚給你開了幾十年的車,今你不讓我送你過去,我”

“好了好了。”袁老爺看看色,一揮手,接著就向著路口的那輛紅旗走去。

這趟車一直開了兩三個時,袁老爺坐在後邊兒一直閉著眼睛,另外兩個人誰也不敢去打擾他。

車最後開到了承德,停在了一個還沒建好的區門口。大仲下了車,然後從後備箱裏拿出了兩個沉甸甸的箱子。

“大少爺。”

袁老爺剛一下車,老譚就又跑了上來。

袁老爺歎了口氣,“老譚,你今本來就不該來的,現在你已經把我送過來了,裏麵,你就不能再進去了。”

老譚弓著背,點了點頭,然後把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遞給了袁老爺。大仲一看那是手槍,頓時就有些緊張的看了看周圍。

“譚叔,你瘋了。”大仲壓低聲音道。

“就因為我沒瘋,所以,才把這家夥帶上了。”老譚著又看向袁老爺,“大少爺,老東西我在這兒等著你。”完,他就走回了駕駛室。

袁老爺把槍揣進了懷裏,然後抽出一支煙,走過去放到老譚嘴裏,接著又給他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