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魏軍的洶湧進攻,晉軍也曾組織了小範圍的抵抗,但卻一次又一次地被無情粉碎了。
這一場大火直燒到了天明,魏軍對晉軍的屠殺追擊也持續到了天明。
當太陽升起時,晉軍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死傷潰散了一大半,隻有七八萬人護著晉國皇帝向南逃竄。因為回歸北境的路已經被魏軍封死了。
晉軍剩餘的殘部向西南倉皇逃竄了幾十裏後,便來到了渭水河邊。可是不曾想,那裏早已被白煦設下了埋伏。晉軍剛剛抵達河岸,迎接他們的便是漫天襲來的強弩箭雨。片刻間,晉軍又折損了兩萬來人。
被射得暈頭轉向的晉軍,慌不擇路地順著河岸向西方逃亡。好不容易衝出了弓箭射殺的範圍,卻又有馬匹被前方暗藏的陷馬坑接二連三的地陷倒。緊接著,北邊的密林中便傳出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七萬名手持長槍利戈、身披甲胄的士兵從密林間殺出,對戰馬失去行動力的晉軍進行最後的撲殺。
有道是兵敗如山倒,此刻的晉軍已經被魏軍的十麵埋伏打擊得,徹底失去了鬥誌,隻有最後五千名忠心耿耿的皇家衛隊還護著晉國皇帝,做著垂死的抵抗。
河邊的大戰從日升殺到了午後,渭水河都被血液染紅了一半。
當晉國皇帝身邊隻剩下百十來個親兵時,白煦的身影慢慢出現在敵陣前,他向著滿身狼狽、怒不可遏的晉帝韋正天說道:“投降吧,隻要你答應退位,把皇位傳給吳王。朕就放了你。”
“白煦,你使陰謀詭計。朕輸得不服!若是堂堂正正地大戰一場,你們魏軍根本不是我大晉兒郎們的對手。”韋正天咬牙切齒地瞪著白煦,心裏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白煦淡然輕笑,“兵不厭詐,不管朕用得是何招數,隻要獲勝便是最後的贏家。韋正天,你輸了。”
的確,此時大局已定,就算晉帝心底再怨再恨,也要認栽服輸。
就這樣,被天下人矚目的魏晉之戰,因為白煦的用兵詭奇,使得晉軍一敗塗地。
這場兩國大戰完結地出乎世人預料地快,隻用了渭水河一戰,便定了輸贏,也定了天下的格局。但也確實比任何人預測得都要精彩得多。白煦更是因此一戰,再度揚名宇內,為魏國成為當世第一強國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七月初,晉國遞了降書納表,韋正天宣布退位,將帝位傳予了大皇子吳王,吳王妃白顏兮則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後。
吳王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差使臣送來了和書,許諾與魏國永結世好,於他在位期間,兩國絕對不會再起戰端。
~~~~~
在晉國內部忙碌著帝位交接時,白煦就領兵撤回了西北涼城,在他曾經的王府內暫作休整。他返回王府的當天,卻見到莫言已在王府等候。
莫言看到白煦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屬下錯怪了郡主,還以密信告知皇上,她與太後沆瀣一氣,全部都是屬下搞錯了。請皇上降罪。”
白煦見他麵色不好,便詳細地問了他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莫言這才把自己回京之後,遇到於靜瀟,她又如何救治了織錦的事,講述了一遍。
恰巧在這時,有影部暗衛送來了白煦之前要的調查結果,即他失憶的這幾年之內,發生的所有的事。
白煦默默地看著暗衛呈上來的記錄,讀著自己和於靜瀟之間的種種過往。那些不帶任何感情的字眼,映在他的眼中,卻轉換成了一幕幕真實的情景,於腦海中緩緩浮現。
每往下讀一個字,他的心底湧現出的那股莫名的情愫便濃一分。對於這些與董蓮閣和太後告訴自己的大相徑庭的往事,他的潛意識中竟絲毫不覺得意外,仿佛就應該是這樣,事實就該是如此一般。
暗衛呈上來的記錄很厚,有三百頁之多,裏麵記錄的事情也十分的瑣碎。白煦雖然具備一目十行的能力,但這一次看得卻很慢,也格外的仔細,足足用了兩個時辰。因為莫言正好在旁邊,他便不時問一些莫言所知道的細節,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些記錄的真實性。在這兩個時辰中,他並不單單是在讀,也是在用心回憶。
雖然他的腦海中關於於靜瀟的記憶已被統統擦去,可那份曾經刻骨銘心的感情猶留有印記,即便情蠱的作用再強,也無法全然抹去。
白煦看完報告後,獨自坐了整整一夜,他需要時間來整理自己紛亂的感情與支離破碎的記憶。思及最近幾個月與於靜瀟相處的種種,他的心頭泛起無盡的憐惜與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