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之時,雍王和安王辭別了眾人,率領大軍啟程回京。
送別的眾人,目送著大軍漸行漸遠,直到再也望不到蹤影,這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客棧。
銀瑩拉住陸大川,悄聲問道:“我交待你的事情,辦的如何?”陸大川得意地一樂:“嘿嘿,我辦事,你放心。就憑我這三寸不爛之舌,想說服個把人,還不是小菜一碟。”
銀瑩看著陸大川一副嘚瑟的嘴臉,笑道:“陸大川,這為人吧,還是低調一點好。”
陸大川不屑一顧地揚揚下巴,說道:“昨晚我給雍王灌輸的那些毒雞湯,就算不毒死他,洗腦總是夠用。而且以雍王特愛琢磨事的個性,哈哈,我敢保證,他能琢磨一路。等到了京城,他也就該完全的消化吸收,進而轉化為行動。”
銀瑩一抱拳,朗聲道:“既如此,有勞陸兄,謝了。”
陸大川懶洋洋地回道:“待你們夫妻團圓之時,別忘了,給我記個首功。至於如何報答,我也替你們想好了,等我和公主成親時,至少要送個馬車那麼大的紅包,以示誠意。”
“想得美,我看你還是先把我寶寶滿月宴的紅包準備好,將來我再酌情回禮。”
“小氣、吝嗇、財迷......”陸大川嘟囔了幾句,不再搭理銀瑩。
事實不幸被陸大川言中。雍王在趕回京城的這一路上,腦海裏反複出現陸大川與他說的那些話,簡直如同魔咒般,揮也揮不去。
陸大川說,我們生活的前世,講究的是一妻一夫製,不允許三妻四妾,終生隻為一人守候。還說將來自己也會如此,隻娶懷薑公主一個妻子,兩人相守到白頭,這才叫做忠貞不渝的愛情。
雍王用心一琢磨,覺得這個做法好像也不賴,最起碼省去那些爭風吃醋的麻煩,貌似很附和自己這種性格的人。難怪銀瑩會說,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那樣的境界,的確很令人向往。
陸大川還說,為什麼銀瑩不願意回京城,不願意孩子在宮中長大。想想你自己還有身邊的其他皇子們,就明白了。
雍王極其認真地回顧了自己成長的經曆,不得不承認,在外人看來嬌貴無比的皇子,卻與快樂無緣,甚至是活的戰戰兢兢,險象環生。僥幸成年後,又因為皇位之爭,相互間鬥得你死我活,毫不顧念手足之情不說,還極難善終。
再想想自己的母後,曾經與父皇也是恩愛夫妻,可是後宮的明爭暗鬥從來就不曾停止過,縱然有父皇萬般寵愛,仍舊難逃慘死的下場。若是銀瑩進了宮,自己就敢保證她不會重蹈母後的覆轍嗎?
想到這裏,雍王的心底一陣惡寒,後背冷汗直冒。其實,聰慧如銀瑩,恐怕早早就看到了她與孩子的未來,所以寧願忍受分離之苦,也執意不肯跟自己回京。這樣做,一是為了保護她自己,更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孩子不受傷害,自己又有何理由去責怪她呢?
雍王感覺自己心中的陰霾,正在一點點散去,久違的陽光,慢慢照射進來,令他有種峰回路轉,豁然開朗之感。
帶著這樣愉悅的心情,雍王再次想起陸大川所描繪的將來生活的美景。
當自己埋頭在如小山一般高的奏折裏,晝夜勤奮批閱時,銀瑩等人正在清澈的河水裏泛舟垂釣,悠閑愜意。當自己獨坐宮中,為政事操勞,一籌莫展時,銀瑩他們正在騎馬搭弓,縱情奔跑在山林裏,享受追逐狩獵的野趣。
春日,可結伴踏青,看第一朵桃花盛開,欣賞小草新綠的原野;夏日,尋湖邊蔭涼處,烤魚飲酒來消暑;秋日,天高氣爽,遠可眺望層林盡染的美景,近可登山,采摘各色野果;冬日,瑞雪紛紛之時,圍著火爐,賞雪吃火鍋......
陸大川精心描繪的生活畫卷,如一幀楨精美的山水相片,清晰而完整地展現在雍王的眼前。攜著嬌妻,懷抱愛子,與一群誌趣相投的好友,遊曆天下。縱情於山水之間,做一個富貴閑人,優哉遊哉,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