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難民骨肉分離謀生存(1 / 2)

“陛下,楚王司馬瑋正在殿外候著,請求覲見。”一宦官從殿外趕來啟奏。

“宣!”司馬衷說道。

“宣楚王司馬瑋上朝覲見!”一旁的宦官喊道。

接著殿外立於門旁的宦官也喊道“宣楚王司馬瑋上朝覲見!”

宣旨聲此起彼伏,殿外的司馬瑋踏上了通往章含殿的道路。

司馬瑋叩拜道,“臣,司馬瑋參見陛下,願皇上龍體安康,福達四海。”

“皇弟快請起,來人賜座!”司馬衷說道。

宦官從殿側搬出一張椅子,大殿之中除了皇上司馬衷,還有三個人坐著椅子,分別是:楊駿、衛瓘和賈混。其他大臣均坐在跪墊上。

“謝皇兄!”司馬瑋就勢坐在了椅子上。

“皇弟,朕聽聞你昨日剛來到京城就平息了城外騷亂,真是勞苦功高啊!”司馬衷說道。

“皇兄言重了,臣第隻是借陛下餘威,成陛下之事罷了。”

“哈哈哈,皇弟還是這麼謙虛內斂啊,對於難民問題你可有好的計策?”

“回皇上:臣弟昨日平騷亂之時和幾位大人商量了一下,今日在朝堂商討商討,請給位大臣給參謀參謀,也請陛下斧正。”

司馬瑋站起身先向司馬衷拱了拱手,做了一下揖,司馬衷抬手示意“請便”。然後司馬瑋專項群臣:“各位大人,昨天我和楊駿大人、賈混大人商討了這件事情,也和京兆尹做了了解,我們一一致認為,解決難民的問題就是如何將難民分流。如何分流呢?我們提出了兩種方法:一是將一部分難民送回原籍,但是要提供其基本生活的糧食,以及春耕的種子;二是將一部分難民吸收進京畿和周邊地區,增加本地勞動力,並且,由賈大人組建的振難軍不再解散,各府可以從難民中挑選私兵。”

司馬瑋環視四周後,再次向司馬衷作揖,然後坐在了椅子上。

底下大臣議論紛紛,楊駿站起來說道:“諸位同僚,如果有什麼想法,不妨站出來說一下。”

官員甲說道:“楚王所說方法妙哉,但是如何實行呢?比如要抽調多少糧草,要派多少兵士去護送呢?”

賈混說道:“各府和周邊大戶人家應先前去收納難民,剩下的即可知曉要抽調多少糧食。關於兵士護送問題,楚王已經表示為晉朝繁榮出人出力。”

“哈哈哈,好,真是我的好皇弟!”司馬衷坐在龍椅上說道。

官員乙說道:“難民,朝廷管他們肚子就可以,為何還要給他們種子,還要送他們?”

衛瓘憤而起身道:“鼠目寸光!我們可以管他一時,難道還能管他們一輩子嘛!難民無牲畜又無車,難道將成百上千斤糧食扛回去不成?你怎麼會問這種問題?”

官員乙悻悻而坐。

衛瓘對司馬衷作揖道:“陛下,臣以為楚王之建議,是破解難民的最好方法,還望早日實施!”

賈混等大臣也都說道:“望陛下早日決斷,解決難民問題。”

“朕,剛剛聽了你們說的,不錯不錯,來宣旨:命楚王為假黃鉞,全權處理難民問題!”

“臣司馬瑋,遵旨。謝陛下!”

“好,退朝吧,時候不早了!”

“來人,將這些告示,張貼在大街小巷!”楚王司馬瑋在自己府邸對士兵說道。

一時間,城門前,菜場裏,牲畜場,酒樓旁都貼上了告示:

皇恩浩蕩,為解決難民之事,從即日起京畿道允許收留難民,但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一、自家府中私兵不足者;

二、需要人手者,例,種田、商鋪酒肆等;

三、缺兒少女者以及未嫁娶者。

收留難民者,從收留之日起三日內,需向京兆尹處報備,錯時不報者罰千文,並將難民戍邊。

“你們快看,告示!”難民點中也在分發從楚王府發出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