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渡劫篇(1 / 2)

白河一邊翻著那本空白的“渡劫篇”,一邊解釋道,“弟如今好歹也是個極品尚書了,既然陛賜了我這麼高的地位,我總不能幹吃飯不做事吧?俗語得好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著自嘲一笑,“大哥,你別看這書看起像是那麼一回事,實際上也就一些做實驗的記錄而已,可不是什麼秘籍……我可沒有你們武林高手這麼好記性,隻能使個笨法子了。”

真正的秘籍,是武林高手以精氣神書寫出來的,隻要你能看得懂,那就可以完美繼承其中的精髓,那才是真正值錢的玩意,遠不是白河這本八字還沒一撇的《修真百科全書》可比。

然而他得輕巧,李白卻聽得肅然起敬。

“賢弟過謙了!”

他看著白河,認真道:“法子雖然是笨了點,但勝在踏實。隻待此書大成之日,修真一道將再無秘密可言,雖非秘籍,卻遠勝任何秘籍。賢弟乃凡人之身,卻對仙道如此孜孜以求,實在讓為兄佩服!這凡人修仙……嘿,果然名副其實!”

白河心道:“再無秘密可言?哪有這麼簡單。光是武道就幾乎永無止境了,更何況的仙道?”

不過他也沒有接話,隻是在“渡劫篇”上唰唰唰的找到“六轉劫”的部分,然後寫上“劫雷可以激發第二屬性,以李白為例……”之類的記錄。

寫完後他就問李白:“卻不知大哥如今是什麼境界?昨從第一股真元凝成開始直到轉換完成,期間可有什麼階段性的變化?”

“哦還有,你昨渡劫的時候,都有什麼感受?”

“那雷的威力如何?”

“以你的經驗,若是換做別人比如我家晴兒的話,又能承受幾波劫雷?”

“還有還有……”

經驗啊!

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啊!

聖後陛下境界太高,體質也太過特殊,她的升級經曆對於其他人而言沒有多少參考價值,而李白就不同了。

如果聖後是“神”,那麼李白就是“人”的代表,而且是當今下境界最高的人,他的經驗最具有代表性。

如今,既然他不來都來了,白河可沒打算放過這麼好的采訪機會,畢竟打鐵要趁熱嘛。

“賢弟你慢點,一個一個來吧……”

一連串的提問,問得李白也有點懵逼了,不過白河這種熱忱的研究態度,卻真的讓他敬佩不已,於是想了想便道:“先境界吧,若以賢弟你寫的凡人修仙傳作為參考,為兄如今的境界應該是介乎元嬰與合體之間,要階段性的變化,這個還真的有,且聽為兄慢慢道來……”

“大哥快!”

當下兄弟二人便湊在一起探討了一番。

結果一探討,白河馬上就發現理論——也可以是想象,與現實之間的不同了,然後知道:原來“以凡修一書作為參考”這樣的話,終究隻能作為參考而已,並不代表現實。

先境界。

根據李白的真實體驗,這個世界的修真大體可以分為四大分水嶺,共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築基:改變體質,適應真元的的過程。

第二階段,煉氣:通過帝河訣將真氣轉變成真元的能量升級過程。

——以上兩個階段是同時進行的,能量轉化的同時也會慢慢的改變體質,起點越高,轉變得越快。

第三階段,金丹。金丹……那就是金丹,那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李白金丹才是“仙”與“凡”最本質的區別,而白河卻表示理解不能。

若非要給個解釋,那就是“大道無名,強名曰道”吧。就好比武學境界中的宗師級,擁有屬於自己的最核心的東西,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征是可以肉身飛行。

第四階段,元嬰。若將金丹比作受精卵,那元嬰就是寶寶了,相當於身外化身,其作用……暫時還沒發掘出來,掠過不提。而李白,目前就處在這個階段。

第五階段,聖後,也就是羽化飛仙。

唰唰唰……

白河飛快的記錄著這一切信息,隨後起至關重要的劫。

“劫……起來,當時是真的凶險啊!”李白這句話的時候,眉頭狠狠的跳了跳,表情前所未有的嚴肅。

別看他如今春風得意,但一想起昨日的情景,他至今心有餘悸。

“……你別看昨日為兄那樣,實際上劫之凶險,遠非外人可以想象……若非當時為兄元嬰初成,正值氣勢最盛時刻,以後恐怕隻能與兄弟你夢裏相見了。可饒是如此,六道雷過後,為兄也已經油盡燈枯,要是再來一擊……嘖嘖!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