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好的一顆龍珠,它怎麼會丟了呢?而且還是“風水”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畢竟城在那,牆也在那,那“龍珠”就是平壤城的具象化體現而已,怎麼就會“丟”了這麼玄乎呢?
然後飛近點,往細裏看。
再將眼前所見的環境,與先聚龍陣的陣圖一對照,白河就明白什麼回事了。
於是第二日一早,他就去找了李白。
李白這時正在軍營與一眾將軍討論著什麼。白河在門外聽了幾句,卻發現他們是在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收複平壤,隻是一個開始。
高麗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大周,這樣的惡氣,是什麼都不可能忍的了,必須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長白山一帶,地形複雜,對於高來高去的修真者而言,當然是不存在什麼問題。但問題是,打仗,是不可能光靠修真者就能完成的。
正麵戰場上,的確是以修真者為主。但是攻城略地、擴大勝果以及後續的安撫工作等等,終究還是要以普通軍隊為主。
如今,林家大姐已經率了五萬大軍,趕到遼東城,可以是萬事俱備,隻欠開打。
李白他們就是在討論這方麵的細節。比方出多少兵,怎樣出兵,誰是先鋒,誰是斥候,什麼路線,糧草如何運送、作戰的計劃等等,都是大學問。
白河在外麵聽了一會,也沒聽出個所以然來。
沒辦法,軍事這種東西,咱是真駕馭不來。仗著獵團的武力強勁,強行裝一波逼可以,但是一上升到戰略層麵上,那就是抓瞎了……
趙括還能紙上談兵呢,他是連趙括都不如。
正猶豫著是繼續聽,還是晚些再來,裏麵卻忽然討論完了,然後一個守衛走了出來,了一句:“白大人,先生有請。”
“好。”白河點點頭,便走了進去。
一見到白河,李白便打趣的問了一句:“喲,什麼風把咱們的白大尚書給吹過來了?”
“白大人?他就是白大人?”
“好年輕啊!果然年輕有為!”
白河還沒發話呢,旁邊一眾將士就先行送了一份注目禮。
講道理,一夜之間收複平壤,白大人真的是功不可沒。
要不是他先行攻陷了高麗人最精銳的騎兵隊,隨後滅掉了那個草原巫師察木合,大周非得付出血的代價不可。
見過他的人很多,遼東郡過來的那一批將士都是臉熟,可是沒見過的卻更多。
白河這貨整深居簡出,要麼是閉門搗鼓那些道具,要麼就高來高去,美其名曰“考察地形”,很難一見。沒想到,他如今居然會主動現身。
“卻不知白大人大駕光臨,有何貴幹?”一位將軍問道。
白河擺了擺手,笑道:“貴幹不敢當,就是有些事,想過來借個地圖。”
事關先聚龍陣,哪裏是“事”這麼簡單的,隻是在他心裏,行軍打仗,那才是真正的“大事”,所以得比較千尋。
“借地圖?”眾將軍麵麵相覷。
白河愣了一下,道:“不會是沒有吧?”
“有,當然有!”眾人連忙道,剛剛那位將軍心翼翼的問了一句:“卻不知白大人想要什麼地圖?”
“平壤城地圖就可以了,要是有周邊八百裏的地圖,那就更好。”白河道。
眾人頓時麵露喜色。
平壤周邊八百裏,東西兩個方向還好,可是南北麼……往南,是新羅百濟地界,往北就是高麗了。
而如今,咱們大家正在幹啥呀?
正在討論跟高麗幹架啊!
白大人無故前來,一開口就要周邊八百裏地圖,那豈不是……
嘖!
據這白大人雖然年輕,可是他胸有經緯地之才,平時“為人低調”,要是能得他指點幾句,那將士們得少流多少血啊?!
李白卻忽然笑了起來。
他對白河知根知底,所以他當然清楚,白河來拿地圖肯定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可是他也想知道,這子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於是大手一揮:“拿地圖來!”
“喏!”一位參謀趕緊把一張很神奇的地圖擺了出來,“地圖在這,白大人,請過目!”
白河看了一眼,當時就傻眼了:“這玩意……也叫地圖?”
圖是好圖,畫風很抽象,頗有畢加索的風範。
但問題是……
一張大大的羊皮紙,山川河流都隻有寥寥幾筆,除了幾個大城和要緊關隘加以標注之外,再沒其他了。作為一個軍事地圖,眼前這玩意實在很難讓人聯想到“地圖”上去。
“正是。”那參謀不知道有沒有聽出他語氣裏的嘲諷,還很嚴肅地點點腦袋,然後伸手指頭在地圖晃悠老半,點了點地圖上某處,畫了個大圈:“平壤城大致就在這一帶……這裏是大同江,往北……那就是高麗國都集安……這個是長白山脈……”
“……”白河足足沉默了一分鍾,有點哽咽。
大意了!
咱真的大意了!
一直以來,大周給他的感覺都是透著一股高大上的味道,以為像“地圖”這種東西,雖然不能指望它能像後世那樣高精準,但好歹也得像個樣才行,誰知道居然會是這麼個玩意。
丫的一個初中生畫的也比這破玩意好!
看來,“玄幻向左科技向右”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世界,玄幻是夠了,但是科技嘛……
嗬嗬。
眾人見他兩眼發直的盯著那“地圖”,還以為他在思考呢,一個個都屏住呼吸,不敢打擾。
又過了足足一分鍾,白河終於開口了,深呼吸,平靜了下,然後問道:“有沒有更詳細點的,比如沙盤?”
“你子也知道沙盤?”李白有點驚訝的看了他一眼。
“還真有?!”白河更驚訝。
沙盤這種高大上的玩意,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問世的,所以也隻是隨口一問而已,沒想到還真有。
“有。”李白點了點頭,“《後漢書馬援傳》中有記載,東漢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親率軍隊討伐隗囂……”
真不愧是大詩仙,這文化底蘊就不是蓋的,直接把《後漢書馬援傳》的一段原話背了下來。
一籮筐的文言文,聽得白河兩眼翻白,不過好歹也算是明白了。
這段話的大意就是:漢光武帝征討隴西的隗囂,召名將馬援商討進軍戰略。馬援對隴西一帶的地理情況很熟悉,就用米堆成一個與實地地形相似的模型,從戰術上做了詳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