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金控集團(1 / 2)

葉世坤很明白,源豐是一家傳統農業企業,無論是科技研發和技術升級,想要進行主業的改良與轉型,絕非一日之功。

而且,如果想把源豐改造成為他心目中的,能夠和海外巨頭進行競爭的高科技現代化農業集團,對公司現有主業進行優化改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大量的投資。

說白了,就是缺錢!

所以,無論是他想要在公司盡快建立起權威和業績,還是業務轉型的需要,現在最核心的突破口,就是金控集團。

金控集團,即金融控股集團(或者叫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一詞最早起源於美國,在美國《金融服務業法案》有關銀行控股公司組織結構的條款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F inancial H olding C om pany﹚這一法律術語,但是並沒有給予明確的定義。

目前在國內,金融主管部門對金控集團也沒有明確的規定,通常的理解,是指“在同一控製權下,完全或主要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中至少兩個不同的行業提供服務的金融集團”。

因此,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征包括:混業經營;由一家母公司控股,母公司至多從事一種金融業務,也可以隻是純粹的控股公司;各項金融業務由子公司獨立經營。

自2002年,國務院批準綜合金融集團開始試點以來,尤其是2005年以後,各大企業紛紛布局金融板塊,到2008年開始進入蓬勃發展期,大量金控集團形成。

除了央企金控平台(如中石油、國家電網、中航工業等)、地方金控平台(廣州越秀集團、津門泰達集團等)、銀行係金控平台(四大行等)、非銀係金融機構控股平台(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平安集團等)這些有“國家隊”背景的大型國有集團之外,民營企業和互聯網龍頭企業,這兩年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對金控集團的布局。

與互聯網公司的金融資產平台(如支付寶、財付通等),憑借著自身在賬戶、流量、數據、技術等多方麵的優勢,落地對金融賬戶體係和數據信息的掌控,形成“互聯網+金控平台的模式”,來擴展自身的業務範圍不同。

民企涉足金控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產融協同。

通過收購企業,獲取金融牌照,打通資產和資金端,實現產融共進,真正的著眼點,還是為了利用金融資本,為集團的主業進行產業提升。

目前國內布局較為成功的民營金控,有泛海係、複星係、萬向係等,他們均控股了核心金融企業,金融牌照已比較齊全。通過打造金控平台,這些公司通過形成內部資本市場,最終落實產融結合。

這樣,企業既可以以金融資本為手段,推動產業資本的發展,又能夠以產業的發展,促進金融業務的深化。實體產業可以通過現金流或業務收入形式,支持金融發展和金融資本的聚集,實現產業規模與效益的擴張,提升產業競爭力。

源豐集團畢竟是傳統農業公司,葉蘭亭為首的老一代,在這方麵一向比較保守。

之前源豐集團也參股了一些金融資產,更多的是礙於情麵,或者機緣巧合。

直到葉世坤回國之後,才有意識的加強了在金融領域的落子。

源豐到今天,才真正開始在葉世坤的主導下,籌備金控集團,其實相比其他一些民營企業巨頭,已經有點晚了……

對於金控集團,葉世坤的野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