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板就愛說笑,這個筆筒本來就是沉香木所製,當然有沉香的味道,虧得你號稱古董行家,讓京城來的傅大少笑話。”一個白胖的中年漢子道。
“李老板說得在理,這個筆筒的材質,確實是沉香木。”高瘦的郭老點頭讚同道。
俗話說,一寸沉香一寸金。沉香木是沉香木,沉香是沉香,沉香是沉香樹木中產生的油脂,就如牛和牛黃的關係。沉香在四香——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之中位列首位,可見其珍貴。
而沉香木則和一般普通木頭無異,貴不了多少。如果這一件筆筒確實為沉香木所雕,價格也就是千元上下。算上精美的雕工,價格也不會超過兩千。
“你們可知,這個筆筒的沉香木,產自何處?”那位矮壯禿頭的蔡姓師傅,搖著紙扇,擺出早已成竹在胸,自鳴得意之態道。
“蔡師傅,不要賣關子,這不就是產自馬來或柬埔寨的沉香木麼?”一位老板疑惑道。
“這種沉香木的氣味,聞起來清香醇厚,還帶點草藥味,必然出自加裏曼丹,但因為還能聞到隱約的**味,可以直接判定它的原產地為達拉幹。”蔡師傅侃侃而談道。
“哇——,還是老蔡識貨,達拉幹沉香是最頂級的沉香!”古董販子老閻熱烈地鼓掌,大聲喝彩起來。
“蔡師傅果然名不虛傳,被稱為嶺南第一鑒定大師,可謂實至名歸。”徐老板嗓門奇大,聲如洪鍾道。
“蔡師傅眼力好,華夏國內那是赫赫有名!”各人都紛紛讚道。
“我一年花兩百多萬請蔡師傅,可不是白瞎的。”白胖的李姓老板麵有得色道。
筆筒終於放回了桌麵上,伍樊傾聽了眾位老手的高談闊論,心中欽佩不已,不由好奇地伸手將筆筒取了過來,細細觀察。
上官俊才和各位大老板都相熟,過來打了招呼,端了一杯酒也站在邊上,他的有福珠寶不經營古董文物,隻是有時候會被人拉來,參加這樣的拍賣會。
“明代沉香木鬆竹梅筆筒,外包沉香木,內嵌達拉幹沉香,香味濃鬱,稱得上筆筒之冠,為明朝正德年間嘉定派朱鬆鄰所雕製。筆筒底部有作者刻字,可資為證。”
伍樊的腦海中,風月寶鑒突然顯示出了三行文字,嚇了伍樊一跳。細讀之下,伍樊已知這個筆筒的來龍去脈,確定了是一件世所罕見的珍貴古董。命令風月寶鑒開啟了透視功能,伍樊透視之下,果然筆筒的筒身,分明是兩層結構。
“各位大老板,你們安坐,給這一件小東西出個價吧,底價一千元。”古董販子老閻的皮箱中,還有許多珍品,但他總是從最不值錢的開始拍賣。
七八個大老板和幾位師傅,都退回到沙發上坐下,伍樊和程秋芸也坐回了原位。三套長短沙發拚成一個扇麵形,前麵幾張小茶幾,圍住了那一張八仙桌。如此布置的格局最好,各人都可以將桌上的拍賣品看得一清二楚。
“一千一。”立即就有人出價。
“一千二。”隨即徐老板出價道。
叫價一百一百地加,對各位大老板來說,一百元就是飲一杯咖啡的錢,或者說,根本算不上錢。但要知道,一個不值錢的工藝品,花了冤枉的大價錢買下來,是要被圈內朋友恥笑了去,倒不是價錢多一點少一點的問題。
失節事小,麵子最大!
傅大少舉手,“一千八”,隨後轉頭看向茅師傅,似乎在詢問值不值得。
如果您覺得《風月寶鑒》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