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丈夫(1 / 2)

大家一回頭,看見玉珍在輕輕地哭著,一會兒就哭出聲來。見玉珍哭,三春也大哭起來,聲音比玉珍還要高。哭到後來,竟一把鼻涕一把淚,擂胸頓腳地嚎啕起來。弟兄們知道,他倆又是想起了豆子,這次他們也無語安慰了,隻有跟著抹眼淚。這個三春兄弟,如果真到傷心處,他的表現比哭嫁娘還“娘”一些。但此刻的確傷心,孩子上了觀音山,生死未卜,怎能不心痛。

又是冬來一句寬慰話:“三哥,你就別嚎了,讓嫂子一個人嚎。你常要去當朱醒獅,豆子比你帶頭一步去了。年紀,打日本鬼子,好事呀!”經他這麼一,大家的氣氛有點活躍起來。

三春先不哭了,:“對,就這樣想,就該這樣想。”又扭過頭對玉珍:“你呀,哭得比我好聽呢,成哭淚鳥了。”

玉珍也止住了哭,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對大家:“我攪了大家的正事了。他就是這個娘娘腔,我哭他也跟著哭,哭得還跺著腳,大男人的,也太損形象了。”

三春辯白道:“的確,我總是想哭,這個世界上要想哭的東西太多了。”

玉珍:“其實我比你還想要哭,滿肚子的苦水呀。好,我今就給大家聽聽。”

三春阻止道:“哎,你別,大哥正在商量正事哪。”

騰海蛟搖搖手:“沒關係,讓玉珍,出來心情會好受些。”

玉珍捋了一把頭發,了。

潘玉珍今年四十歲了,但還是五年前與三春成的親。那玉珍聰明能幹,心情爽朗,模樣也長得秀氣,但命運卻特別坎坷。當潘玉珍能認得父母起,就記得父親是個老實巴結的農民,他不但會幹農活,也會撐船。母親也是勤儉過日子的善良婦女,平時除一道幹農活外,還養著一頭大肥豬。她家就住在出東路的黃土崗上,二間茅屋和幾塊薄田都是租來的。玉珍從會走路開始,就跟在父母後麵撒豆種,挖蕃茹。

有一夜裏,財大氣粗的田主的娘死了,叫醒了辛勞一的玉珍爸,叫他到蛇蟠島去運石板,做房東娘的墳麵石。玉珍娘有些擔心,她知道,過了滿山島風浪就大了,有人在哪裏常翻船。特別是運石板,最容易沉。玉珍娘與丈夫:“到田主老爺處求求情,就你有病,別去了?”可她爸:“推不掉,租他田,受他管,去。”臨走時,抱起玉珍親了親。玉珍至今還留有臨走時的背影,那長辨子的頭發中已夾雜著幾根白發,背有些駝。

玉珍娘忐忑不安地熬過了白,還沒等到夜裏,那田主的管家帶著一股風衝進門來,:“你家男人在滿山島邊沉船了。我家的老太太墳做不成,就是你的男人害的。奉老爺之命,收回田地和房屋,你家這隻肥豬算是賠償船錢吧。”玉珍娘的心象被掏空一樣,急問男人的下落,管家:“這我就不知道了,你要去問三門灣的海龍王了。”此後,這個溫暖的家就這樣被拆了架了,一切都沒有了,她娘隻有帶著玉珍去討飯。直到玉珍十六歲那年,母親與她永別地一個土地堂裏。玉珍又悲又急,怎麼能安葬母親呢?

這時,山徑上下來一個腳的老太婆,頭上戴著一個黑帽圈,太陽穴上貼著一塊頭痛膏,肩上背一個黃色的拜佛袋子,手裏拿著一串佛珠,一路“阿彌佗佛”的念。當她走到土地堂內,看見一個死人,嚇了一跳,。問清玉珍後,心裏也有些同情,她吃**應該做好事。就叫了一班村裏的泥水匠木匠,做了一口薄皮棺材,安葬了玉珍娘。玉珍是千恩萬謝,感激不已。

但玉珍想錯了,那個老太婆是個有心眼的人,她早瞄見了玉珍的俊秀相貌,這是為他家的獨苗唐寶寶考慮的。她笑著對玉珍:“玉珍呀,我幫你安葬了母親,但有一件事你要答應我,這叫作我幫你燒火,你幫我挑水,一禮還一禮,麻糍還糯米。好嗎?”

玉珍見老婆婆幫她安葬了娘,已是感激不盡,毫無戒備地回答:“阿婆,你就講吧。”

老太婆“嘻嘻嘻”地笑了一陣,接著:“我看你呀,這麼輕的年紀在外麵東漂西流的,你有娘在還可依靠,娘死了,你再討飯,不是凍死就要餓死。我想讓你在我家住下去……”玉珍推辭:“阿婆,不行啊,你已為安葬了母親,再麻煩你心裏怎能過意得去。”老太婆不正題,又起了題外的話:“啊呀玉珍呀,你就別當我是外人了,我的心腸是取好的,好心有好報,所以我的生活也蠻好的,這是菩薩送給我的。我家裏有三棟樓房,一個大院落,別村裏的人喜歡來我家玩,就是燕子也喜歡住我屋裏。每年來時,燕子總與我:阿婆阿婆,我不吃你米,不吃你的水,屋借間住住。它們的話,你們聽不懂,我全聽的懂的。我見它們懂道理,也爽快地,住吧,住吧,叫你的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有來住。”聽到這裏,玉珍不覺笑了一聲。老太婆又:“真的,我就是這樣大方,黃狗也喜歡到我家來,上次走進來一隻來富,就不肯回去了。”玉珍又笑了一聲。

老太婆:“你不相信吧,真的呢。我還有田,還有牛,還有大肥豬好幾隻,都是菩薩送來的。還送我一個大孝子呢。起我的兒子呀,四遠方近沒一個不知,他生的好看極了,白白淨淨的,圓腦袋扁鼻頭,人也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