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李道彥私襲黨項,被黨項圍攻戰死數萬兵馬,顏元大怒,以其擅襲黨項處死。再派使節前往黨項賠禮,黨項終為所感,再與大唐結盟。
至長卿十四年,萬邦來朝,諸國訪唐,親眼看到大唐的繁盛,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長安的大街聚集了許許多多各國的人,商貿往來,盡顯大唐的風範。
同年,顏元立長女為太女,從其姓李,姓名為李初;次子隨父羅姓,封燕王,姓名羅昭。顏元積威甚嚴,沒人敢問為何顏元立長女為太女,而不是次子。太女初上朝,請遊曆各書院講學,帝允之,以徐茂公,魏征為從使,隨太女遊各州書院。
原本不當太女是回事的人們很快發現,能讓顏元下定決心立為太女的李初那就不是個省油的燈。
經顏元十四年的努力,各州府的學院略有小成,李初人到學院,第一天還跟學子們寒暄寒暄,第二天一講學,她就提出了一個勁爆的觀點。
太女不應有夫。李初今年虛歲十四了,從她被立為太女起,已經有不少人旁敲側擊的談起她的婚事,要給她選夫家。她是太女,更是未來的皇帝,給自己找夫家,那是要自打臉吧。
“君為臣綱,夫為妻綱,太女若嫁之為夫,是以君論,還是以夫論。”因顏元這個女帝,大唐的百姓都不覺得再出個女帝有什麼不妥的,李初一提出這想法,書院的舉子們都沸騰了,是啊,太女若是有夫,那得如何行事,是以君為臣綱呢,還是夫為妻綱呢?
然後這觀點傳回了長安,顏元樂了,朝廷上下又開始吵了。因顏元開了凡有大事必吵的先風,如今大唐的朝廷真是暢言欲言的地方,不管是什麼觀念,隻有要理由,隻管說,你能說服了天下人都認可你的觀點,那就算你贏。
顏元是個非常寬容的皇帝,臣子指著她的鼻子罵得她對,她都能謙虛的接受,十幾年下來,絕對沒有人再拿顏元的性別作為攻擊。至於吵別的事,她從來都是聽著底下吵,一點都不見焦急。
雖然這樣,卻沒有哪個臣子敢小瞧了她,實在是顏元想做的事,從來沒有做不成的,其心誌之堅,唇舌之利,滿朝的臣子都沒辦法改變她的主意,更別說吵過她了。
所以,吵歸吵,群臣們還是更在意顏元的意見,太女所提的太女不應有夫,是顏元之意,還是太女之意?
“太女所言太女不應有夫,朕看提得很好。你們常論三綱五常,太女非尋常女子,而是將來的天子,為天子者受製於人,那是要江山易主?禮部,爾等即以此定製,論太女宮中諸子之製,比照太子宮中。”顏元一言定論,滿朝大臣均風中淩亂,女人也要有後、宮了這是?
但是,但凡有些腦子的人都必須要支持這一做法,畢竟那是為了天下安定。等李初從各州府的書院讀學回來,太女不應有夫的觀點已深入人心,顏元這當娘的作為助攻,將此事歸入定製。板上釘釘,無人能改。
同年,燕王羅昭平高句麗,羅昭深得父母遺傳,年紀輕輕征戰沙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實戰拿下以顏元當年平壤以東的高句麗城池,高句麗滅。
長卿十七年,太女大婚,娶宋氏呈之為妃,同年有孕,次年誕下一子,帝賜名旭陽,李旭陽。
同年,燕王娶武氏女為妃,帝親持之,舉國同慶。燕郡王羅藝夫婦在燕王大婚後半年雙逝,燕王奉歸幽州,武氏有孕,次年誕下一女,帝賜名安平。
而自太女與燕王大婚後,國事女帝盡交太女處置,雙方爭執共求見於顏元時,顏元才會插手。
朝臣從這些細節裏嗅到了別樣的味道,顏元於武德八年,即626年登基,次年改元,彼時顏元二十七歲,至此十八年,今四十五歲,這天下怕是要易主了……
如果您覺得《炮灰奮鬥記》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