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章 大清第一後(六)(2 / 3)

而明軍確實開始調動兵馬反擊,顏元派兵伏擊在明軍必經之路,沒等他們的兵馬到寧遠,早已損失慘重。

播種之後,皇太極更是一股作氣拿下了山海關,山海關,生擒了山海關的守將祖大壽,山海關既得,大明的半壁江山即落入皇太極的手裏。

隨後,皇太極撫民招兵,打出為民而戰的口號,其兵所到之處,開倉放糧,凡降之漢將漢人,皆以優待,頗得民心。

不是沒有想要反抗的漢將,甚至結合那些軍士,皇太極卻使了七擒七縱的法子,令這些人全都心甘情願地臣服。

為政為民,施以仁政,皇太極縱原為武將出身,做過文臣,亦知百姓不易,古來皆是官逼民反,若不是走投無路了,他們不會反朝廷的。

而今大明的江山早已千瘡百孔,當頭的皇帝不理事,任宦官把持朝廷,民不聊生,內憂外患,卻不是一人能救。

努爾哈赤在皇太極打下山海關時,頗有讓兵馬進駐寧遠之意,卻被皇太極所拒,他隻問努爾哈赤一句話,凡入寧遠城的兵馬,能否盡聽他調譴,若能,那就派過來,若是不能,那就不必了。

話說到這份兒上了,努爾哈赤又不是傻的,想到皇太極說過的他是他最好的接班人的話,但是,努爾哈赤並不受人威脅,但是皇太極據寧遠城而守,不讓他插手寧遠城的事,那就有威脅之意了,故而努爾哈赤並沒有鬆口。

皇太極傳的這些話,就沒想過努爾哈赤會鬆口,他隻是要表明自己的態度,他說過他能憑自己的本事打下一片江山,那絕不是說說而已。

“眼下,不太適合再進一步。”顏元說了這麼一句,皇太極詢問地看了顏元,顏元道:“努爾哈赤依然是大金的可汗,更是你的父汗!”

“他稱他的汗,我做我的王,有什麼不好呢?”皇太極如此說來,顏元一頓,某人可真是打定主意了啊,皇太極牽著顏元的手,“若非如今,我又怎麼會不讓他插手寧遠之事。局麵一但打開,再受製於人,那我不是白忙活了。”

“你怎麼就生成了滿人呢!”漢人從骨子就有一種非我族類必有異心的想法,皇太極要是漢人的話,這江山收起來更容易,皇太極道:“那又如何,我要叫他們知道,天下賢能,非漢人無出左右。”

難得的霸氣側漏,倒是越發的與她初見時那個人重疊在一起。

皇太極領兵繼續前進,後方盡交到顏元手裏,對此不是沒人表示異議,然而寧遠城本就是顏元拿下的,她自己的能力早已彰顯,再加上她手中有兵,恩威並施,慢慢的反對的聲音都吞肚子了。

值於此時,遼東卻傳來叛亂,卻是漢人帶兵要反後金,消息傳到盛京,努爾哈赤大怒,竟下令屠城!聽聞如此消息,顏元也顧不上其他,立刻命人潛入遼東,絕不能讓屠城之事發生。

遼東的叛亂,均因努爾哈赤發布圈地令而起,對老百姓來說,田地那就是命根子,搶他們的田跟地,不反你才怪呢。

“福晉,遼東那麼多人,大汗又是派了大批的人馬前來屠殺,我們的人太少了!”顏元沒辦法隻能潛入遼東,聽到四麵八方的人來報,八旗兵馬從何而來,顏元亦在苦思解決的辦法。

“福晉,還是向大汗進言,讓大汗改變主意吧。”八旗兵馬趕來遼東那是他們的十倍之數,他們如何能抵得住。

“殺人了,滿人殺人了,殺人了!”一聲聲淒厲的聲音幾乎要將整座城給淹沒,還有那衝天的火光,顏元看著那與她說不可能的人,“不可能,難道就由著這些無辜的人死在馬蹄刀劍之下了?”

她此行隻帶了五百人,這五百人都是精兵,“福晉,你說要怎麼做?”

“不管是哪一路人馬,捉住他們的旗主!”不能硬碰,那隻能智取。擒賊先擒王。

“是!”顏元的意思一說明,眾人齊應,顏元道:“把跑出去的百姓都護進城中,捉了旗主就押上城樓,讓所有的八旗兵都住手。各令弓箭手準備,凡有敢殺百姓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