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求月票,555加更~~
————-
提起文化,就得青峰村的特殊性。
因著青峰村有著‘謝、周’兩家‘曾經’的大文豪存在,村裏不管男娃女娃基本都上過學,不上學的都是五六十年代大遷徒移居過來的移民。
青峰村大是不大,可也不,一共有三百來戶人家,這裏九成人家的孩子,最少都將學上完了。
至從七五年過後,下鄉知青開始繼續回城,村裏的學就由謝、周兩家德高望重的老學識人接管,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是村人免費的,就算是年紀大聊人,隻要想學字,都能去村裏的學校上學。
隻是,村裏上學的孩子,不管是一年級還是五年級,全都是全日製的。中午都不許回去,而是留在學校裏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算是義務勞作,權當‘學費’。
學校別看是村學,但是是按私塾的老傳統教學的,附近聞名來而來的人不要太多。當然,這也是因為出了成績,才會讓人聞‘名’而來。
七五年前,周謝私塾還隻是叫青山學[摔、這名字好尷尬!],老師都是下鄉的知青。
至七五年開始,有門路的知青陸續回城,漸漸的,學裏就缺老師了,原本退下來的謝、周老人,又被請出山。
自從由謝、周兩家老人接手開始,但凡進學前,除了本家弟子,以及本大隊的村民子弟,其餘來者都要參加入學考試,沒有過及格線,人家還不收這類學生!
就這一點,使得青山大隊裏的周、謝私塾非常出名。
從那一年開始,青山學收學生,越來越嚴,想要放在兩姓人家下麵教導,沒有一點文化程度,人家還不要!
等到去年,青山學轟動一時的初中入學考,可是將青山學推到了高峰,有人投訴咒罵,亦有人認同讚可。
這麼多的聲音反響,都因著被周、謝兩姓老人教過的第一屆學生參加初中考了,且全都以滿分考上了初中部時,那些投訴過的家人全被狠狠打臉——事實上,人家打臉也不打你。
因為你的孩子不夠格!
眼見青山學突兀矜貴起來,謝周兩姓的老人在整個縣城裏流傳開來。最後,連謝、周兩家祖上的豐功偉績都被一一的挖了出來。也至此,青山學名號已經是過去式了,本地人都直接那是‘周謝私塾’。
講真,謝、周兩姓老人在文化和傳承之上,一直有自己堅持的那一套規矩。就算在六七十年代的那個特殊時期,他們仍在堅持自己的行事規矩和傳承的延續。
李保家就是因為知道的比較詳細,這才會打起謝景宸的主意,至於為什麼將目光放在章善妮身上,而不是放在謝景宸身上。那就得李保家能在那個特殊年代裏,將一家老保存下來,其眼光可見真有獨特之處。
都患難見真情。李家對於謝景宸來,不過是錦上添花,但是對於章善妮這姑娘來,他們對她的善意卻不諦於‘雪中送碳’。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才顯得真心實意!
當然,這其中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因為謝景宸是個軍官。而軍官在婚事上,如何真有汙點,他的士途上想要上升,那就是一個阻礙。因而,有頭腦的軍官,在婚事上,一定會慎重選擇。
從李建豐打聽到的謝景宸為人,處理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不是個頭腦發熱就會犧牲自己婚姻的‘傻蛋’——那麼,這麼一總結下來,章善妮在他的眼裏,肯定是有發光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