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是二戰中,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日軍形勢急轉直下的一年。
6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攻取馬紹爾群島的指令。
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國在開羅會商,並簽訂《開羅宣言》,確認聯合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
長春。
周衛國看著關東軍指揮部,呼出一口氣,計劃,算是成功了。而且,文物保護計劃,也進行的差不多了。
零零散散,回收了十數萬文物。
《開羅宣言》的簽訂,堅定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
10月的時候,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重新打開中印交通線,中美聯合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到44年7月攻克密支那為止,日軍被徹底趕出緬甸北部,戰役取得徹底勝利。這次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而且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
……
“總統閣下,我認為,應當先收複菲律賓!”
“不,應該先打台wan的日軍!”
美軍指揮部內,兩名將軍各持已見。
“總統閣下,誠然,從軍事角度來說,我也讚成尼米茲閣下的意見!但日本散布的關於美國已經拋棄菲律賓,不願犧牲美國士兵的生命來解救菲律賓人民的謠言,這對於我們美利堅在遠東地區的聲望和影響將是極其不利的。”
輪椅上,中年男子點點頭,“麥克將軍說的是。”
1944年7月,美軍先後投入大量兵力,實施菲律賓戰役。
登陸作戰指揮由麥克阿瑟負責,海上支援則由尼米茲的太平洋艦隊負責。
日本方麵則以“捷一號”作戰計劃應對,在菲律賓組建陸軍第14方麵軍。
9月,戰役打響。美軍首先攻取佩勒琉島和摩羅泰島,消除了側翼威脅。9月—10月間,美軍出動大量岸基飛機和海軍艦載機,對日本在琉球群島、呂宋島、台灣等地機場進行大規模空襲。特別是10月6日至10月14日的連續空襲,使日軍損失飛機1093架,在菲律賓的陸軍第4航空軍隻剩200架,海軍第1航空艦隊僅存35架,在台灣的第2航空艦隊尚存230架。戰役尚未開始,日軍就已經喪失了在空中的反擊力量。而美軍僅有102架飛機被擊毀或擊落。
……
“衛國,這回,日本人是要完蛋了吧!”劉遠看著盟軍傳來的戰報,大喜,“日本將再無反擊之力了!”
周衛國點點頭,“讓海軍們也做好準備吧。”
“嗯!”
兩年來,通過不斷的作戰,獨立師已經將關東軍,趕至朝鮮一帶。
而在歐洲大陸上,蘇聯紅軍相繼發動了10次大型反擊戰役(史稱十次斯大林突擊),將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國土。之後,蘇聯紅軍橫掃東南歐,在盟軍於1944年6月6日發動諾曼底登陸後,德軍不得不從東線調出大量部隊以守衛西線,蘇聯紅軍更加勢不可擋,並且相繼解放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在渡過奧得河之後開始了進攻柏林的戰役,4月21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25日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蘇聯紅軍的三名士兵將蘇維埃的紅旗插在了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同一天**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蘇聯也獲得了蘇德戰爭的最後勝利。
3~6月,美軍在付出沉重代價後占領硫磺島和衝繩,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為了保住本土和朝鮮,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