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吾之舊友吊似汝(1 / 2)

應該,除去在前朝滅亡一事上因為做出過重大決策失誤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之外,裴矩的一生堪稱完美,而就是這樣一個注定會在浩瀚如煙雲的華夏數千年曆史中也注定會留下名字的一代名臣,若不是對其知根知底,又有誰會相信,就是這樣的裴矩,其實僅僅隻是邪王石之軒其中的一個身份之一呢?甚至,相較於邪王石之軒這個永遠隱藏於黑暗之中,雖然令所有人為之畏懼但卻已經近乎於縹緲的武林神話,裴矩雖然身在朝中,然而他的那份完美,那份真實,卻令即便是對邪王極為熟悉的石青衣也不禁在心中猶疑:或許,裴矩這個身份才是邪王石之軒的本體,而不是那個虛幻近乎於妖魔化的魔道巨擘。◇↓◇↓,

是的,若是不知道兩人實際上是一個人所假扮,而將兩人相提並論的話,那麼即便邪王武功蓋世,又是如何能夠與裴矩相提並論呢?要知道,誠然在武功一道上,邪王足以碾壓出身於儒門,一心專研治經學問的裴矩,然而,除此之外呢?

要知道,裴矩的出身是河東裴家,數百年前的漢末魏晉時代便已經崛起的世家大族,而邪王石之軒,不過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身家何處的野種罷了,輪才幹,裴矩所學所用乃是治國經緯之才,其才幹足以安撫百姓,輔佐君王——以達到儒家齊家、治國、平下的最高理想境界;而反觀邪王石之軒呢?他的行為,不過就是一個總躲藏在陰暗的角落之中,見不得光的家夥,就像是一隻可惡的,總是等待著農家的主人熟睡以便伺機作案偷雞的臭鼬一樣,伺機的害人性命罷了。這樣的一個人渣,也配與國之棟梁重臣裴矩相提並論!!!

事業上,裴矩因其才幹,本身是前朝隋煬帝楊廣所倚重的心腹重臣,而他的功績,則更是應當名流史書:正是因為裴矩與長孫晟一文一武兩位大隋柱石的存在。使得昔日龐大而極為強盛的突厥大一統帝國因為內亂而分崩離析,最後更是劃分成為東西兩半,從而解除了對於前朝的威脅,更是令剩下的東西兩半突厥帝國,從此不得不向華夏隋帝國低頭服軟。

裴矩更是曾經主政朝廷對於西域事務多年,而也正是在裴矩才能的領導之下,整兒前朝隋帝國對於西域的了解可謂空前,也因此,才能與那些西域諸國展開最大限度的商業交流。從而繁榮了經濟,進而造就了隋朝大業年間繁盛一時的繁華景象!!

——雖後來因為前朝隋帝國的迅速滅亡,使得裴矩經營西域以及促進商業的政令不免後世所忌諱,被視作是阿諛獻媚暴君,勞民傷財之舉措,然而自古無農不穩,無商不富,若是前朝的國祚能夠得以傳承百年。而不是在暴君楊廣的手中二世終結的話,裴矩的政策實行。又何嚐不能夠被視為富民強國之舉?

總之,就這樣,因為前朝的滅亡,裴矩的事業也因此而結束了,並且就在那個大廈將傾的前夜,為了自保。裴矩違心的背叛了自己的舊主,膽怯的向著殺害了前朝皇帝楊廣的凶手宇文化及俯首稱臣,從而,留下了一生之中無可洗刷的汙點,一生英明。毀於一旦。

然而即便如此,那些裴矩所曾經為這個國度,這個文明所做過的一切,曆史必然將永遠銘刻!!

而反觀邪王石之軒的事業成就呢?嗬嗬!按身為魔門傳承之人,邪王石之軒從出師的哪一起,便自然而然的繼承了本門前輩先烈的遺誌,要努力的完成本門統一魔門大業的千百年夙願,並且擊敗多年來的宿仇下正道。然而縱觀邪王的一生,他又做了些什麼呢?先是與魔門陰癸派的傳人曖昧不清,然後又始亂終棄,以至於將這個原本可以在為自己在統一魔門大業上的絕大助力生生的變成敵人不,後來更是被下正道的聖地慈航靜齋傳人所迷惑,居然放棄了自己的責任而選擇歸隱。

如果從這個時候起,邪王石之軒便再也隱世不出的話,那麼他的行為雖然會令之前與他誌同道合的同誌們所為之不屑,然而卻終究是任誰也不得不承認一句:邪王,是真正正視內心,是功名事業等外物如無物的真性情之人!隻是可惜,僅僅在過了幾年歸隱山林的生活之後,邪王便再也按捺不住在自己內心深處,那顆蠢蠢欲動的**野心,邪王最終選擇了重出江湖,而他那原本看似幸福的家庭,自然也便隨著邪王野心的流露而在之後分崩離析了……

而這一次,邪王的野心則更加的龐大,他所想要的,居然是這整個下,而已經並不僅僅隻是局限於掌控整個魔門以及覆滅下正道,終結正邪兩派千百年來的爭鬥這樣在他看來無足輕重的事了。

於是在野心的驅使之下,邪王石之軒竟然不惜動用自己門派之中寶貴的人才與物力資源,來為他的野心開路:曹利用,原本是花間派中弟子,僅僅隻是外門弟子,然而能夠被花間派收入門牆之人,即便賦有所不足,在個人性上卻一定要自由奔放,推崇世間的美好之物,然而,邪王為了實現自己那近乎於瘋狂的野心,竟然不惜扭曲門下弟子的心意,讓這位花間派門下弟子隱姓埋名,從事殺人劫掠的罪惡勾當,從而為邪王的計劃準備大筆的財富,魔頭的邪惡之處,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