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外來的和尚便是惠能,因為他並不識字,所以事實上,他是在聽到旁人誦讀之後,方才知曉了那一篇神秀所做之偈語的真實意義,然而在此之後,慧能卻並沒有如旁人一般多為讚譽之詞,而是恰恰相反,在下一刻,他便當即出言,應對神秀的偈語做出了另一篇針鋒相對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然後,請附近的人們幫忙將這首偈語抄寫下來,放於神秀所書偈語的近旁……
於是,惠能便與他所做的那首偈語一並轟動了整個少林禪宗,就連已經接近圓寂的五祖弘忍也忍不住出麵,麵見了這個著實不凡,卻實在有些膽大妄為的和尚,然後,弘忍才從惠能中,得知了他之前所經受過的人生經曆。
惠能出生於南方,很早之前父親就死了,家境貧寒以賣菜為生,一,在回家的路上,惠能偶然聽到有人在誦讀佛門的經卷《金剛經》於是有所領悟,久久的不肯離去,這便是慧能第一次的接觸佛門典籍,並從此,與佛門結緣。
可以,那位誦讀《金剛經》的神秘居士,便是惠能的啟蒙老師,而也的確是他將惠能領入了佛門修行的大門的,並開啟了惠能一顆堅定的向佛之心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卻並沒有教導惠能識字的本領,因為按那位居士的話來,是地大道至理,無礙文字,況且人生識字糊塗始,識了字,便難免會因為過於專注於書本而忽略了世間的真實,到了最後反而會更加容易誤入歧途。也正是在這位惠能的啟蒙老師引導之下,惠能才最終決定投入佛門禪宗,拜入禪宗五祖弘忍為師的!
於是在通過這樣的一番交談之後,五祖弘忍終於因此而確定,那名神秘的居士,正是自己那曾經嗬嗬威名,卻不為下正道所容的師兄,而惠能,則毫無疑問,正是那位師兄一身佛法修為的傳人。
無論是論才幹,還是論智慧,弘忍都自知絕對無法與那位驚才絕豔的師兄相提並論,也因此,雖然得以繼承師尊四祖道信的衣缽,但卻從未因此而自傲,反而為那位師兄最終沒有繼承師尊的衣缽而無時無刻不在惋惜,所以在這個時候,當這名師兄的傳人來到了自己的麵前,並且展露出了遠遠超越自己的得意門生的佛法賦之後,五祖弘忍也不由得因此而心動。
於是,在暗中進行了一番細細的考察之後,當弘忍最終確定了惠能的確一心向佛,並且心思純良之後,他終於決定,將佛門禪宗傳承的衣缽,交給惠能來繼承……
惠能便是後來禪宗六祖!隻不過在當時,由於禪宗之內的新生代弟子大多心向神秀,五祖弘忍害怕有人會因為心生不忿而對惠能圖謀不軌,因此在暗中將傳承信物交給惠能之後,便立刻讓惠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而之後,五祖便因為大限已到而圓寂了。
因為這件事情,使得禪宗由此而分裂,惠能遠走嶺南創立了少林寺南宗,而神秀則繼承了嵩山少林寺祖庭,世稱少林北宗,在神秀在時,因為神秀出眾的佛學修為以及無上智慧的確令人心折,少林北宗曾經一度輝煌到達極致,然而,當神秀圓寂百餘年後,北宗勢力衰落,最終,被六祖惠能所創建的少林南宗所取代……(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