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時的墨家在下的貧苦大眾見得影響力早已經不敵佛宗,甚至因為自家內亂以及佛宗完善的“慈愛、不爭、忍讓”信條與最初的墨家信仰極為相似的緣故,一些對墨家的改變很是不滿的墨家門徒甚至紛紛投入到日趨興旺的佛門之中,並成為了佛門日後發揚光大的中堅力量!因此在這種趨勢之下,若是墨家再不針對這一現象而再度有所改變的話。那麼墨家殘存的勢力,也必然很快就要被佛宗所取代!
怎麼辦?
或許其實從一開始,當墨家傳承在秦末戰爭中成為既得利益者的那一開始,他也就同樣已經注定無法回頭了!
不能變成藥,就變成毒,昔日顯赫一時的墨家終究沒法變成水,既然都已經選擇了與盜墓賊文化融合,在實際上已經完全的蛻變成為了一股新的傳承,那麼已經蛻變了的原墨家殘餘勢力,不介意更進一步……
如果,在王莽篡權之前的入世派道家還會對統治階層抱有幻想的話,那麼,劉秀恢複漢朝卻依然重用儒家而沒能重用道家的事實,則無疑是給了所有滿懷希望的道家門人一記有力的耳光,加上後來的帝國皇後一係又皆出自於與道家互為死敵的巫門傳承巫女門,使得即便最想要回歸朝堂的入世派道家一脈,都完全對統治階層心灰意冷。
那麼,此時能夠令道家學重新重現於朝堂之上的方法,便隻剩下了一個:完全的放棄之前在廟堂上的一切努力,而轉為經營民間植根於基層百姓的反抗勢力,進而在不斷壯大自身的力量同時靜靜等待——直到下有變,進而奪取下,就正如同昔日漢高祖劉邦取得下一樣,然後,道家在取儒家而代之,重新成為統治者所依賴的治國學!
然而,這卻需要早已紮根於底層民眾的以墨家為首的諸多大派係的支持!
不過,道家入世一派因為受到統治階層的排擠而不得不轉入了地下,從武帝時期開始便一直都不十分如意,因而與以墨家為首的底層眾多派係的聯係也是越發的緊密,如今想要完全的融入下層階級,卻也並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況且如今底層勢力接連受到統治階層的不斷打壓,實力大損的他們正是急需外援之時,也因此道家的加入,其實以墨家為首的底層派係也必然樂意至極。
然而,這卻還還遠遠不夠……
——那麼,再加上方士一脈如何?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方士一脈雖然在漢武之後便一蹶不振,但因為兩度受到統治階層重用的緣故,其在民間行騙的手段卻是愈加完善,以至於雖然追求長生的本質傳承都已經遺失,但蠱惑見識不多的民間百姓以騙取錢財,卻依然還是屢屢得手,而這樣的手段,自然早就已經被墨家看在眼裏!
最初的墨家,當然對這樣的下作手段嗤之以鼻,甚至若不是因為墨家陷於內鬥的緣故,必然會主動出手,為民家百姓除了這一大害,可惜,因為最後墨家的內鬥導致了墨家的分裂,以至於直到最後,墨家也沒能真正的騰出手來進行這一計劃!
而當墨家分裂又再次的經過變化融合之後,新的墨家看待世間的眼光便也有了新的變化:專門在民間行騙的方士們雖然手段低劣,然而能夠聚攏大量人心,便也是一種極好的方法,墨家為了發展,也未必便不能使用,況且,當時的墨家早已不敵佛門,在民間的影響力被佛門衝擊的潰不成軍,也因此,為了延續墨家傳承使之不至於斷絕,新墨家的門徒們也唯有不擇手段,拚盡自身一切的力量!
於是,在又與入世一脈的道家相互融合之後,再度蛻變而成為的新的勢力直接出手,吞並了在民間殘餘的方士一脈的傳承!
沒有辦法,方士一脈在經過秦皇漢武之後,真正的傳承早就已經斷絕,並且由於門派兩度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方士一脈實際上早就已經是一盤散沙,散布於整個帝國的民間,以至於絕難在危機來臨之時凝聚成一個整體共渡難關,也因此,由新興的墨家與入世派道家融合而成的新興勢力將其吞並,不費吹灰之力!!
就這樣,一個全新的,駁雜的但卻絕對立足於民間,與統治階層全麵對立的勢力正式形成了,這個勢力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遠,因為很快,它就會因為再度的遭到重大挫折而再度分崩離析,並再度重新開始漫長的演變,然而此時的它卻是極為的穩固,並且因為下亂象已經漸漸顯現的緣故,這個勢力,此時正滿懷希望雄心勃勃的打算做出一件大事出來!(未完待續。)u
&l;/b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