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龍與地下鐵(1 / 3)

魏武帝曹操,因為他那極高的軍事才華以及詩篇而聞名於世間,然而,當後人們在言談之中提到這位著名的亂世梟雄的時候,總是會在七分的敬意之中,夾雜著三分的不滿怨氣,因為這三分的怨氣,來自於魏武帝曹操生平的另一個特質:喜好殺人!

為報父仇,曹操屠戮了徐州,為了繼續與偷襲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的呂布死鬥,嚴重缺乏糧食的曹操不惜屠殺兗州本地居民,以人肉充做軍糧,於是最終擊敗了呂布,並造成了兗州民生的極大後退!而為了震懾強大的敵人袁紹,在官渡之戰剛剛結束不久,曹操便下令屠殺了來自於袁紹方麵的八萬左右的戰俘……以至於北國人口數量大量減少,更是激起了一位極具正義感的英雄,而與之相鬥了一生!

其實,最初的魏武曹操並不如何殺人,出身閹宦之家的曹操何嚐不想要贏得好名聲,他最初的誌向也不過是想要做個治世的能臣,或者當一個征西的將軍,對於日後割據下的奸雄卻是從未有任何的預測!隻是在他最初為了國家行刺董卓失敗之後亡命出逃,好不容易才終於在兗州立下一片基業之後,曹操的父親以及他大多數的親族卻都被徐州陶謙的部下殺害,以至於曹操才會失去理智,不顧一切的進攻徐州,並且放縱士兵屠城,無辜慘死著數以萬計!然而,就是在曹操陷入癲狂狀態的時候,他的後院卻在此時起火,兗州的世家大族們趁著曹操出兵攻打徐州內部空虛的時機勾結呂布趁火打劫,一具顛覆了曹操在兗州的所有基業,使得在癲狂之下的曹操幾乎立刻由一個強盛的一方諸侯變成了一個喪家之犬!

而那一段時間也正是曹操所最為難過的歲月,二十萬強盛的軍隊因為沒有了兗州這個大後方。》,幾乎散去大半,而就是剩下的那些軍隊,也立刻因為糧食的匱乏而導致戰鬥力銳減!加之剛剛奪取了兗州的呂布卻正在虎視眈眈的注視著曹操,等待著隨時可以消滅曹操的機會,在這樣的一個生死存亡的時刻,曹操應該怎麼做。他又能怎麼做呢?

或許最初在徐州的屠城,不過是曹操一時的失去理智的行為,想要不顧一切的懲罰罪人的絕不寬恕的想法使然,然而,當他在徐州造成了屠殺,而自己的大後方兗州失陷之後,清醒過來的曹操便已經知道,他已經注定無法回頭了,無論如何。儒家文化統治下的中華文明都絕對不會原諒他的屠城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曾經給予他很多幫助的張邈會在屠城之後毫不猶豫的背叛曹操的原因。

所以,哪怕之前曾經相濡以沫,無法回頭的曹操隻能一條路走到最後,要麼最後戰敗身亡,要麼,從一切艱難阻礙之中為自己殺出一條活路來……為此,不惜一切!

所以之後的魏武帝曹操。也正是不停的廝殺當中度過了自己的餘生——因為他的敵人,從未消失過!

或許在這個璀璨的東方文明之中。有一句話是無可辨別的真理吧:我們東方民族是不講究寬恕的民族,所以仇恨,唯有以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方式來洗刷!

所以從戰國到漢末,從殺神白起到霸王項羽,再到魏武曹操。凡是赫赫有名的領軍名將,都曾經有過大規模坑殺戰俘的戰例,為了複仇,或者是為了消滅仇恨的根源以絕後患!這樣的做法卻無疑進一步加深了仇恨雙方的敵對程序,令得這片土地的統一戰爭變得更為艱難與殘酷!

所以最終。能夠完成帝國統一事業的開國君主,都無疑會是那個時代的最強者!最聰明!最狡猾!以及同樣最為的,殘暴!相比之下,這位開國君主的血統是否並非炎黃血脈反倒無關緊要了,因為身為當世最強者的他必然能夠踐當時世間的一切律法準則,否則,便是名不副實!

所以即便是後世以寬厚長者而聞名的開國帝王,漢高祖劉邦也同樣做出過縱容手下將士屠城的經曆,並非是劉邦嗜殺成性,而是因為在當時的狀況之下,這位帝王也唯有用以屠城的手段來表明自己的決心,以此威懾四方諸侯,屈服他們的鬥誌,讓他們不敢與自己作對。

然而,即便是以中華大地的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如漢高祖劉邦這樣雄才大略的開國帝王依然百年難得一見。

所以,當戰爭開始之後,先是由太平道主導的黃巾軍與上層貴族的鎮壓勢力之間的彼此絞殺,然後,是當帝國的統治中樞崩潰之後,群雄並起的各路諸侯勢力彼此相互攻伐!明明在大戰之後,無論是統治階層還是窮苦百姓都損失慘重,然而戰亂卻並未因此而宣告消弭,反而是愈演愈烈,進入到了另一個更為殘酷的局麵。

三百年的動蕩歲月,如果用相對緩和的平靜對峙階段來劃分的話,可以細分為三個階段,即:短暫的晉朝統一前的漢末軍閥混亂與三國鼎立時代。短暫的晉朝統一之後便很快陷入到戰亂與分裂的東晉與五胡十六國時代。在短暫而相對緩和對峙的南北朝並立階段之後的,南北朝政權更迭、與戰亂分裂的時代!

在第一個階段,當時所最為耀眼的不世出英雄當屬魏武曹操與漢昭烈劉備,之後緊隨其後的,便是孫堅、董卓、孫策、袁紹、呂布、公孫瓚、袁術等一批一方諸侯緊隨其後,然而,在這些梟雄英主之間,除了漢昭烈帝劉備不曾嗜殺之外,其餘者都曾經有過屠殺的汙點,尤其是董卓,其殺戮之暴虐,就連後來統一了北方的威武曹操也是遠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