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驕傲

她是他的一世驕傲。

最光芒萬丈的,那個驕傲。

半年後,新的賽季拉開大幕。

從世界杯第一站開始,一張嶄新的麵孔就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

初時,並沒人在意這個不滿十八周歲的新人,隻當是中國隊鍛煉後備力量的常規練兵。可當這位新人一路順利殺入決賽,並一舉打破Lewis保持了三年之久的短道速滑500米世界紀錄奪冠之後,她才瞬間舉世矚目。

如果一次耀眼奪目是個偶然,那連續三站世界杯500米都無一例外地奪冠,那就很說明問題了。

本賽季世界杯意義不同往昔,這同時也是奧運資格賽,各個國家都無比重視。疲軟了好幾年的中國短距離速滑突然冒出這麼一個極具競爭力的選手,無人不驚。

所有人開始研究這位新人。

記者們是最直接的一群人。他們在賽後堵住了李海峰,各種好奇一並扔出。

“李教練,Lin是中國隊為奧運會準備的秘密武器嗎?”

李海峰但笑不語,表情裏卻毫不掩飾他的傲嬌。

“據說中國隊已經引入AI技術在日常訓練中,請問這就是結合最新科技訓練的成果嗎?”

李海峰瞥了一眼這位記者,送出四個字“無可奉告”。

“從履曆上看,林格選手並不算一個資曆特別奪目的選手,甚至世界杯已經是她參加過的規格最高的比賽了,那請問她為何技術上如此全麵?和貴國新引進的韓國外教有關係嗎?”

李海峰差點被這位韓國記者的提問逗笑。韓國外教的確有引進兩位,但試問他們如果有這本事,怎麼在韓國培養不出來這樣的成績來?沒看金玉晶已經三連敗,最後一場都絕望地掩麵痛哭了嗎?

“據我們了解,林格選手之所以進步如此神速,與她身後有自己的技術團隊和訓練團隊脫不開關係。聽說那是來自美國的頂尖科研團隊,這是否意味著這隻是林格選手個人的突破,並不等於整個中國短道隊能力提升?”

李海峰終於被這位鍥而不舍的韓國記者逗笑了。您消息靈通倒是真靈通,但就是不大精準啊。

沒錯,林格的確與眾不同。為了配合實驗,聶遲組建了單獨為她服務的技術組營養組體能訓練組等,但這並不代表實驗成果她一個人獨享。林格成績的突飛猛進已經證明了聶遲的成功,推廣複製到短道甚至其他項目都隻是時間問題。

歸根結底,這當然是整個中國體育能力的突破,毫無疑問。

為了避免更多關注,李海峰決定暫停林格的國際比賽。三站足夠了,足以證明一切。再多幾場就物極必反,要是被人拿去研究數據,找到技術規律了,到了奧運會可就不妙了。

最初,當韓冰向他提起聶遲的項目時,他還不太能理解這樣的數據分析和之前的數據分析有什麼不同。

然而眼見為實,瞠目結舌。

最前沿的科技以最不可思議的效率應用在實戰中,這得感謝聶遲。

不,應該感謝林格。如果不是林格,聶遲不會自出經費,一擲千金,不讓國家花一分錢。

當然,除了林格,也沒有人能如此信任聶遲,賭上自己的前途,隻為證明他是對的。

這兩人是情侶,更像是戰友。他們如此信任對方,又如此為對方努力著,難能可貴。

如果他和韓冰年輕時能多些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多為對方努力一些,也許就不會浪費這麼多年的時光。2月7日,除夕夜,冬奧會開幕的第五天,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現場。

直播鏡頭逐一掃過四名決賽選手。

當鏡頭在一個中國女孩身上定格時,電視解說員的聲音明顯高了幾個度。

解說員:“林格!這是咱們三名衝擊500米比賽唯一挺進決賽的中國選手,也是一員小將,就在出發奧運前,剛剛過完了自己十八周歲的生日。”

特邀嘉賓楊蒙:“但她成績不俗。此前國際大型比賽僅參加了三站世界杯,卻三次打破紀錄奪冠。今天我們期待她創造新的奧運紀錄。”

解說員:“您作為前輩,怎樣看待咱們這位小將?”

楊蒙:“初生牛犢不怕虎。這種氣勢隻有年輕運動員身上才會有,可除此之外,她還擁有可攻可守的全麵技術,所以她才能不斷創造新紀錄。”

解說員:“沒錯。從這個賽季她為數不多的比賽來看,可以看出這員小將心理素質不俗。她不像別的小將一旦站在國際賽場上,一看到身邊站著的都是名將,心裏就會緊張。她不會。不管你是誰,不管你世界排名第幾,今天我在賽道上,我就是要拿冠軍!”

楊蒙笑道:“沒錯,就是這種霸氣,難能可貴。”

北京,聶家,客廳電視機前。

聶父端著茶水沉著臉,聶遲悠閑自在地削蘋果。

聶母左看看丈夫,右看看兒子,終於忍不住了,將手裏的瓜子一扔,衝著聶父怒道:“兒子難得回來看你,你心裏早就樂開花了,臉上還非得擺著譜,累不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