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兜兜等人回到京城吳府,已是淩晨三點多。為了讓眾人都去休息,康熙特地取消一次早朝,否則這京城滿朝百官大臣,剛回家上床又的馬上起身進宮。從木蘭圍場回來之後的幾日,大家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中,該幹什麼的就幹什麼去。
光頭等人就像是浪子,每日的吃喝玩樂,最近他的零用錢的確多了起來。因為他給書場拉攏了眾多的富家門人,或者是一些官宦子弟,這些人當然是要辦理會員卡的,否者會被其他二世子所瞧不起的。到書場,那裏還是如以前那般的熱鬧,滿場皆是人聲鼎沸,擁擠不堪的熱鬧。
書場內不隻是有普通的老百姓、富家子弟,更是有些街頭霸王及其地痞流氓,這些人還真是喜歡這兒。要有人砸場子鬧事,這裏不會有此事的,因為這是朱兜兜的產業,有官方還有**,都在照著這讓人眼紅的書場。
這幾日,朱兜兜時常的坐著馬車在京城四處的溜達,不是為了遊玩欣賞這古代京都。他這是在體會現時代的公路,這北京城的道路是全國最好的,最平整、完美無缺的。這裏的道路基本都是用平麵光滑的石板鋪成,或者是用石灰夾雜黃泥混合修治,還有就是簡單的水泥砌成路麵,這樣的路麵比較平整。
除了北京城或是一些大城府外,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還都是土路,石子路。石灰粉在二十一世紀是常見的建築材料,這東西在古代也是常有品,它最早出現在隋唐之時。唐朝的釋紹曇曾經做過一詩:爐韝親從鍛煉來,十分確硬亦心灰。蓋空王殿承渠力,合水和泥做一回。
將來如果製造出汽車之類的輪動器物,這沒有柏油馬路還真是不行。實話現在時代石灰已經有了,至於最為難的就是瀝青,至於高等的混泥土也是做不出來的。朱兜兜雖然是個穿越者,可他不是工程師,自然不知道混泥土、瀝青的調試。也不能就如此輕易的放棄,他早就命令製造部門著手研發,為此還專門的調撥研究人手及錢物。剛開始還遭到了朝中人的反對,有些人為此專門上書康熙皇帝,這是私用公款、這是浪費國家財務。這他媽的哪兒是哪兒啊!
好在朱兜兜本就是織造府的主長官,國家給織造府調撥的財物,還是他的算。當然了為了讓康熙老爺子放心,他特地畫了一副四通八達高速路油畫。油畫是由福月兒主筆繪畫,而構思是出自他本人,福月兒的油畫是跟洋人學的。
在朱兜兜滔滔不絕的演講之下,康熙老爺子也看出來這新式公路的好處。於是便下密旨讓其放心大膽的去做,把這美好的油畫變成現實。朱兜兜要的就是密旨,有了它就不用擔心某些人吃飽撐的沒事瞎管事。
朱兜兜首先成立公路設辦組,自己兼職為組長主任,鬆勁風為第二主任。高仿為第三主任及副組長,林峰為組長。其他的一些人也都是對於地理學方麵熟悉的精英,都是從其他衙門或是各個方麵抽調出來的。
高仿本是浙江幽關人,為康熙二十八年進士,首先進入的衙門是稅務司,可惜為人實在不得同事們的喜歡。常常被擠兌邊緣化,混了十幾年後還是一位職員(衙役),後來進入了鑄造衙門,又是庸庸碌碌的瞎呆了十來年。此人常常獨自飲酒對月兒歎息,認為自己的命運糟糕,雖然對地理、鑄造方麵有本事,卻是常常不得勢。
林峰又是一名普通的官吏,他不是明星,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人。可以是胸中文章千萬篇,手中有筆勝刀劍,可惜不會為官,加上其心不在官場。隻有心願成為下文士大家,其對中華地學、理學方麵的認識比較突出。
這二人是在製造衙門認識的,經過幾次的喝酒觸及之後,都被對方的知識高深所吸引,於是乎成為了知己。製造衙門當時還不是什麼明眼府衙,一般人都不知道待見這清水之地。沒有油水可圖,沒有升官發達的未來可想。
直到最近朱兜兜成為製造衙門領導之後,這裏才開始成為戳手可熱的地方。許多人都向往這裏投,可惜朱兜兜公布了一項入門考試屏障。所考試之題目,全部由衙門內的幾位大學問家擬題,考試不過者全部清理出去,並且還要罰款一兩銀子。而,高仿及林峰也被提升為高官,與鬆勁風合稱‘製造三巨頭’。
成立公路組之後,還有了一項公路研究基金,這筆錢是專款隻能專用。主要就是用來研究與探索瀝青及其混泥土等建築品的,要是沒有錢拿什麼去研究啊。現在康熙也是非常的重視道路原料研究,以後大清有了柏油馬路,還怕什麼下雨氣。
水泥,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水泥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國秦安大地灣人,他們鋪設了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