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蒙王的王都城呼和浩特的王殿內,南蒙王合術、西蒙王科爾沁王、蘭茶海以及大清的的托阿吉等人正在密談。現在合術與科爾沁聯盟,形成了西南聯合線,同時朝廷的霸龍軍團七萬人馬駐紮在了西南線上的重鎮包頭之外。
上次的多倫沙漠戰爭,東蒙王主力大軍十三萬與南蒙王合術的十七萬人馬交戰。雖然合術的人數較多,可是東蒙王有新式的大威力弓弩加入,在攻擊方麵站在了上風。經過一一夜的對決,合術兵敗撤退,多倫、阿巴嘎旗、藍通城、卑南旗鎮等十三個城鎮被東蒙王占領。合術退回城都等待大清援軍,不久後霸龍軍團到來,兩軍聯合勢力提升,在得托阿吉的幫助下,夜晚進攻東蒙防線,連夜奪回了多倫等七個重鎮。東、南蒙對決雙方形成了拉鋸戰,你來我往勝負各半。
北蒙王花費大量金銀珠寶,要求彼得大帝再派遣鳥槍兵協助。彼得大帝召集重臣商議,為了讓蒙古成為以後的第三地區,俄羅斯再次派出兩萬鳥槍兵協助北蒙作戰。這一舉動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雍正帝派出使者譴責,同時要求俄羅斯立即撤兵,並且賠償損失三千萬白銀。
雖然朝廷的使者譴責了俄羅斯,卻被彼得以不知為由推脫,同時還假惺惺的借故調查,並且派人光明正大的進入了北蒙古區。因為國內大事不斷,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雍正隻能利用譴責之聲表明自己的不滿態度。
為了擴大戰場的勝利,彼得大帝在先前於北蒙古投入兩萬鳥槍兵的情況下又相續投三萬兵入場。現在,北蒙區共有俄羅斯五萬人,分別是兩萬鳥槍兵、兩萬衝鋒步兵及一萬的弓箭步兵。加上北蒙王的二十三萬人馬,可謂是當今蒙古實力中最為龐大的。這之中威脅最大的自然是訓練有素的俄羅斯兵馬。
合術與科爾沁王的聯合,兵力超出了三十一萬,加上霸龍軍團的人馬,人數雖然最多實力卻是排在第二。而孤單的東蒙王卻成了最後的微弱勢力,當然他有二十多萬人馬,加上威力巨大的鐵弓弩。勢力也是不弱的。三方人馬形成了新的三分鼎立蒙古,三方人馬互相牽製對方,使得蒙古暫時出現了較短的寧靜。
在長白山中的密林裏隱藏著一支十多萬人的部落,在最中間一個高高大大的圓形帳篷內,坐著數名威武的人物。這裏是暴君文迪斯的部落,曾經那位大名鼎鼎打鬧俄羅斯的匪徒部落。文迪斯安穩的坐在上首,拿刀切割著桌板上的半熟牛腿,藍維斯位於左邊,相對很斯文的咀嚼著肉食。
“大王。根據手下的深入調查發現,現在東蒙王的勢力是最弱的,而投靠了彼得的北蒙王勢力最強。至於清政府一方的西。南兩位蒙王稍微次之,雖然有朝廷的相助,可是畢竟朝廷也是為難當頭,難以抽調出強大的兵馬來相助。如果霸龍軍團失敗,隻怕朝廷是無兵可派遣了。大王這真是我們出動的好時機啊。”一位手下將領細細的分析道。
在其他幾位將領的附和聲中,文迪斯安穩的吃著自己的肉。好像眾人的事與自己無關。藍維斯喝口杯中酒道:“我們的加入自然能使得戰場更亂,而亂中的優勢便是可以分到比較大的好處。隻是我們要幫助哪一方必須細細研究。”
一位將領道:“大人,北蒙王投靠的是俄羅斯,我們自然是不能加入。如果我們能幫助西南蒙王,等勝利之後自然會受到清政府的表態,到時候便可以光明正大的留在這大清土地上。隻是如此麻煩也會不少,而且還要我們臣服於清政府。想來隻有幫助東蒙王比較合適。現在他真是需要外援的時候,而且隻要他能成為蒙古的統治者,我們便可以有一片自由活動之地。”
那位將領倒是分析的頭頭是道,這讓其他人不由的鼓掌起來。藍維斯點點頭認可了他的話,讓其臉上浮現出自豪感。文迪斯咬著肉塊道:“的不錯。本王決定就加入東蒙王一方,你們認為如何啊。”
在眾人沒有出現反對的意見後,藍維斯最為首輔大臣自然是要派人前去探視一番。於是第二日便派出了使者一行人,由藍維斯親自帶隊,向著東蒙王的王都呼倫貝爾而來。同時文迪斯命令部落軍隊出發,暗中將部隊駐紮在了東蒙區外。
大元朝的皇宮也就是東蒙王的王宮內,已經稱帝的東蒙王哲也石路,焦急的來回在王位前走動,同時還不停的催問:田秉毅大人到哪裏了?隨著最近各王不斷的變化,大元成了最弱的勢力,因為三方互相抗衡使得他不能有所動作,情形偏離自己的所期望,這實在是讓他焦急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