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原本應該是屬於海洋的魚類為什麼會出現在山洞裏,又是怎樣才會演化成如今的模樣,從它身上又研究出多少史前生物的成果,這些都將吸引無數的科學家為之探索。
“哈?”雲小雅的眼睛頓時亮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拿自己還不算太虧,“那我一定要想個好聽點的名字,到底是叫雲氏魚好呢還是叫小雅魚好呢?”
雲小雅在那邊美滋滋地琢磨著該給這種魚取個什麼名字好,杜經行則繼續進行著觀察,他的注意力放到了腔棘魚的牙齒上,這可不像是吃素的牙齒。
“這種牙齒一看就是肉食性動物啊,這麼說來這水池裏肯定還有其它小型生物嘍?”杜經行很快就做出判斷,想想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光靠藍藻可沒辦法讓這種魚長到這麼大。
於是,大家夥兒又開始在水池裏進行捕撈,結果還真被他們找到了幾種長得和外界大不一樣的小魚小蝦,這些小魚小蝦同樣呈現出透明的身體和退化的眼睛。
掃麵建模,然後進入到數字博物館裏進行對比查看,和杜經行預想的一樣,在他找到的相似圖片裏,大多數都是和腔棘魚一個時代的生物,絕大多數也早就滅絕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在這片仙人田裏還有一些幸存。
而且這些小魚小蝦和那些化石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同,不過進化的方向和腔棘魚大致類似,眼睛出現了退化,身體變得透明,或是多了觸須依靠觸須分辨方位,或是鼻腔係統異常發達,依靠嗅覺來幫助自己定位,這也是洞穴生物常見的進化方向。
若非如此,它們也沒辦法在這種缺少陽光的環境之中生存,就算是同一種生物,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久了,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進化,這在生物界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就比如讓達爾文萌生進化論靈感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這座群島由若幹個小島組成,小島上生活著象龜等動物,由於各個小島的地質環境各不相同,這些動物在長期的進化中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特征,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生物性,這裏也就成了生物學研究的聖地。
眼前這些腔棘魚和非洲腔棘魚出現了這麼大的差別,小魚小蝦和它們的祖先頗有不同,應該也是這種原因,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這些生物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進化方向。
隻是這個差距似乎有些太大了,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原因,才能讓這些腔棘魚和小魚小蝦在地底深處存活了如此之久呢?如果從腔棘魚滅絕時算起,恐怕都有幾千萬年了吧?比人類的進化曆史還要長得多。
“好了,在這兒耽誤的時間已經夠多了,趕緊保存點標本,然後我們繼續進到裏麵去吧。”雲小戎畢竟不是學生物學的,不像杜經行反應這麼大,經曆了剛開始的驚訝之後,他逐漸恢複了正常,開始催促大夥兒起身離開。
“好吧,稍等下啊!”腔棘魚這麼大,肯定沒辦法帶走,杜經行隻能拍攝照片、掃描模型,然後提取一點鱗片、觸須之類的樣本進行保存,在帶上幾隻小魚小蝦收藏到標本盒裏,和羽毛還有希臘冥王放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