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假定的一個時間區段,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該時代概念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這一時代最為顯著的標誌就是人類使用的石器由打製石器進化為磨製石器,與打製石器相比,磨製石器的加工程度更高,更為精細,功能更強,勞動效率更高。
從最早在仙人田找到的匕首,再到這座古戰場是隨處可見的武器、工具,無不都體現了磨製石器的特征,比起杜經行在半坡遺址博物館看到的那些石鏟、石刀、石斧等工具來,一點兒都不差,甚至還有部分超出。
可新石器時代固然以石器命名,並以磨製石器為標誌,卻不意味著那個時代的人類使用的工具隻有石器而已,在同一時期的古人類遺址中,還發現了陶器、青銅、鐵器、玉器、炭化紡織品殘片等諸多人工產物。
而在眼前這座遺址中,杜經行則是隻看到了用水晶、岩石、骨頭製成的工具,木頭工具也有一些,比如那些武器的把柄,還有似乎是晾曬魚幹的架子,乃至還有少量各種寶石磨製的工具,卻沒有看到金屬器還有陶器的影子,至於紡織物更是一無所見,先前在逃跑過程中所看到的那些恐龍,身上也沒有紡織物的存在。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按道理說既然已經發展到了磨製石器的時代,那麼出現陶器、金屬器還有紡織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單純從製造難度來說,這些似乎並不比精致的磨製石器難多少。
“經行,想什麼呢?”看到杜經行站在那兒沉吟不語好半天時間,雲小雅和雲小戎不禁有些好奇,於是出聲問道。
“哦,我就是覺得有點奇怪,既然這些恐龍的文明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它們已經可以製造這麼精巧的水晶和石製工具,為什麼就沒有弄出陶器、金屬器還有紡織物呢?”杜經行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這個我覺得我可以回答。”雲小雅想了想自信地說道,她拍了拍地麵,又指著周圍的遺址說道,“你難道就沒有發現麼?這裏到處就隻有岩石和少量的土壤,幾乎沒有任何植物,缺少發展陶器所必須的材料和燃料,還有紡織物也是一樣的,這兒可沒有棉麻可供它們紡織,哦,羽毛倒是可以作為紡織物的原料,不過羽毛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它們似乎隻是把掉落的羽毛當做裝飾物而已。”
隻見在某根長槍的槍刃和把柄結合處,纏著一圈羽毛,杜經行先前還以為這是捅進死亡的那隻恐龍身體時粘上的,但是經雲小雅這麼一提醒才發現,這些羽毛是原本就有的,想來是為了裝飾和避免血跡順著槍杆流到爪子上吧?
“金屬器也是一樣的啊,這附近的確有許多礦石,可同樣缺少能夠冶煉這些礦石的燃料啊,光依靠從地下河裏漂下來的木頭可不夠。”從進洞到現在,幾乎都是杜經行給他們普及知識,現在終於有自己發揮的時候了,雲小雅顯得有些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