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送來的信讓魏冉笑顏開。
信上寫的很清楚,弟白暉設計。首先趁距離營地十三裏外韓軍一條官道守軍空虛,奪營。後再降伏三千運糧楚軍,解救秦軍戰俘兩千多人,其餘奴隸數千人,軍糧無數。最後,白暉與熊子蘭達到協議,執其信物前往楚王者,商談楚與秦交好,楚攻魏之事。
楚國已經由熊子蘭下令全麵停運了原本答應給魏的糧草。
然後詳細的說明了白暉利用楚懷王作文章的事情。
魏冉大喜,眼見函穀關就要守不住了,關內傷兵滿營,可戰之兵已經沒有多少人,箭支不足一萬支,就算齊、韓、魏聯軍援軍不到,隻要拚命攻擊兩天或是三天,函穀關就會被攻破。
誰想到一隻被遺忘的偏師,竟然立下如此奇功。
無論楚是否攻魏,僅斷了楚國為魏國運送的這批軍糧一事,白起兄弟二人都已經立下大功。
“傳令,公示天下。秦之中大夫白暉奉王令,與楚修好,奉楚懷王為上賓,願意在我秦國居住,我秦國以王禮待之,或思鄉也以王禮送回,並贈送兩座城池為楚王壓驚。”
魏冉雖然有些貪財,但能四次掌秦國相印,也絕對是一個人物。
此時,中大夫這種和白暉完全扯不邊的官職立即就給加上了,給了白暉一個足夠的身份。隻要白暉出現在楚國都城,相信天下各國都會知道。
他們會認為,秦楚既將會盟。
果真,這條消息一傳出,齊、韓、魏三國聯軍完全停止作戰,他們一是在等軍糧,二是在觀望。
這給了秦軍修整的機會。
所以正如白起所說,無論白暉去楚國都城有沒有結果,已經立下大功。
再說白暉,進入楚都,此時的楚都在白暉看來應該是在襄陽附近,因為可以看到江,這裏聽當地人講,江水會流入長江。
在入城前,白暉見到一物。
犁。
而且還是牛拉的犁。
白暉問身邊人:“那東西,你們見過嗎?”
“沒見過,不過看起來不錯。”
聽到身旁的人回答,白暉表示明白,秦的青銅煉製非常的高明,但不注重鐵器,這東西似乎隻有楚國才有。
楚國迎賓館,就憑著子蘭的書信,白暉就坐實的使者的身份。
而且第二天就得到楚頃襄王的召見。
“你說,秦國會與我楚國修好。”
“是我王與王上您修好,王上既楚國。”白暉特別強調了一句。
楚頃襄王微微的點了點頭,他還年輕,不過聽得出白暉的話中話。這話腦補一下的意思就是,懷王不斷的與秦王作戰,事實上秦國不願意打。
當然,白暉可不是這個意思。
白暉純粹就是拍了一記舒服無比的馬屁給楚頃襄王。
此時的楚頃襄王很悲劇,因為他和子蘭的錯誤,讓楚懷王被扣在秦國,他雖然為王,卻被以屈原為首的一群人不斷的攻擊,楚王一怒之下貶了屈原。
眼下,他需要一個讓楚國人認可自己的機會。
白暉上前一步:“其實,我們秦國有是誠意的。”
“誠意?就把三座城都還回來。”楚頃襄王立即就給了白暉一個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