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節 贏氏四老(1 / 2)

秦國發布了動員令,贏氏公族比起孟西白三族作的一點也不差,男女老少都跟著第一批運輸隊來到了臨淄。

年齡大一些的,識字的,則成為書吏,負責記錄戰利品,以及作為督軍,專門負責檢查有誰偷偷的私吞戰利品等事宜。

身份再高一些的,則臨時成為了臨淄城的官吏,管理臨淄以及周邊數個城池。

贏氏公族的族長是秦王,四大長老一個不差的來到臨淄城。

贏驪是贏氏公族的第二族老,第一族老叫贏嶺,論輩份是當今秦王的曾祖父,他是秦靈公的庶出幼子之子,也就是秦獻公的侄子。

第三族老是當今秦王的叔叔叫奉露,是嬴季昌的兒子。贏季昌是秦孝公的親弟弟,是嫡次子,在秦國的身份遠比贏虔要高。

第四族老是白暉根本就沒聽過,在曆史上完全沒有記載,是公子贏虔的兒子,叫贏和。

這奉露,是當年贏季昌反對商鞅變法,外出避禍而改姓。

後在秦孝公死後秦國內亂,贏季昌又回到秦國,反對公族推舉贏虔為王,並且說服了贏虔保了贏駟登基。但其子卻依然姓奉,其孫也有改為贏姓,也有依舊姓奉的。在贏氏公族的族譜上,有奉姓這一支。

贏氏公族四大族老全部出動。

他們一來是為表現公族支持秦王的全國動員令,一方麵則是想借這個機會,讓被壓製的贏氏公族重新回到秦國的政治舞台上。

贏驪管理臨淄,事無巨細都會親自過目。

奉露則為督軍組的一員,督軍組中還有兩位是秦國正式官員,其級別一點也不比白暉低,為九卿。

贏嶺則負責監督整個贏氏公族的所有成員,嚴令任何人也不得違軍令,違秦律。

贏和是武將,他帶一萬士兵負責臨淄的守衛。

這四人到臨淄之後,連洗塵宴都沒有參加就立即帶著族人開始作事。

白暉在齊宮旁的原蘇秦府擺了中軍大賬,這些日子白暉也是非常的辛苦。

贏嶺到,白暉正在大地圖前盯著齊國的地圖發呆。

“暉兒!”

“太叔公,您老怎麼親自來了,有什麼事情派人吩咐一句,曾孫兒過去就行了。”白暉對這個贏氏第一族老有著發自內心的敬意,以七十歲高齡還要親赴前線。

無論這位太叔公圖的是什麼,就憑他親赴前線這一點,就是大功一件。

贏嶺擺了擺手:“還沒有老到走不到,當年也是秦軍之中的一員勇將,隻是老了,提不動刀。”

贏嶺可是參加過河西之戰的人,雖然他的年齡當時隻是半大孩子,但也領一隻秦軍衝殺過,來秦國流過血。

白暉扶著贏嶺坐下,沒等白暉說話,贏嶺就先說道:“我把頭兩批船隊的物資統計給你送來了,我保證沒有一人敢貪墨一錢。”

“太叔公您老辛苦了。”

白暉示意贏嶺的隨從將那些竹簡放下,然後為贏嶺倒了一杯溫水後,坐下開始翻開竹簡。

贏嶺說道:“這一戰,盡得齊國財富。齊國強,齊國富,半數都在臨淄。我知你心意,稷下學宮還沒動,等這幾天城中的事情平靜下來,我準備親自帶人去稷下學宮。還有一事就是,鐵匠現有兩千一百二十九戶,共計一萬一千二百一十四人,預計會在三天內帶回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