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節 一人頂五軍(1 / 2)

中年人細觀之後點了點頭:“必是有密法外人無法得知,這劍雖差,但雜質並不多。在下歐子凱,原烏程甌餘山人,願入秦。”

軍中司馬驚呆了,好幾個人圍過來低聲商量了幾句,原說話的司馬語氣之中帶有無盡的恭敬:“可,可是劍祖族人!”

歐子凱語氣平淡:“憑鑄劍立命,隻願不辱沒先祖之名。”

“來人,禮仗!”軍中司馬高喊著。

一位軍候,二百秦軍列開陣式,護送歐子凱赴臨淄。

劍祖歐冶子後人,就憑他的名字,他手中那把用普通煤鑄的劍,就足夠這樣的禮遇。

歐子凱並不知道,白暉的鑄劍爐有三大密法,第一是焦炭、第二是一種白色的石,白暉不太懂,工匠們試過無數次之後,發現這種石頭與礦石一起煉鐵,效果奇佳。這種白色的石頭後世專業的名詞叫白雲石。

第三密法是吹氣。這個時代還沒有吹氧的能力,所以用大風箱吹入溫熱過的新鮮空氣。

白暉隻是在新聞中知道一點點,可就在他的提點之下,秦國工匠實驗無數次,終於總結出這三大密法。

但秦國鐵匠的基礎技術還差的很遠,所以秦軍鐵劍在歐子凱眼中,質量依舊很差。

平陸邑的守將觀察了兩天之後,終於明白了。

秦軍根本就不是來攻城的,是來搶人的。

可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出城作戰,別看那裏隻有三千精銳秦軍,他不認為自己能夠打得過,隻能默默的守護著城池。

這一天,魏冉、田文終於到了臨淄。

臨淄城依然繁華,依然很熱鬧,差別就是。之前的繁華與熱鬧是臨淄城的百姓生活安逸,此時的繁華與熱鬧,則是不當職的秦軍、休工的民夫出入酒肆。

城門外三裏,魏冉一行看到有白字大旗的儀仗隊出城。

“這白暉倒是有心,如此忙碌之下還記得來迎接我們。”田文倒是有幾份自豪,這白暉還是給他們這些人麵子的。

魏冉卻冷冷一笑:“連我王都不讓白暉迎接,他會來迎接我們,不可能。”

“連秦王都不迎?”田文不信。

魏冉沒辦法解釋這個,事實上是秦王不讓白暉迎接,白暉每次迎接都會玩花樣,讓秦王損失慘重。

魏冉不讓白暉迎頭也是這個道理。

魏冉給田文解釋:“將軍在外出征,軍務繁忙,這一迎一接,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會耽誤不知道多少軍務,以軍務為重。”

“秦王是賢王!”

田文正在稱讚,卻見白暉已經到了麵前。白暉一邊示意儀仗隊繼續前進,一邊孤身一人來到了魏冉與田文,以及四國重臣麵前。

“各位前來,白暉有失遠迎,失禮,失禮。各位先入城,白暉這就吩咐人擺下接風宴。告辭,告辭。”

白暉說完,各人還沒有還禮呢,就見白暉急急的就離開。

魏冉立即吩咐白暉留下的人:“接各位貴客入城,本侯去看看。”

和白暉一樣,魏冉也沒等田文反應過來,就拉過一匹馬追著白暉而去。

追上白暉之後,魏冉問道:“你擺開儀仗這是去迎接誰,這天下還有誰能讓你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