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後對白起說道:
“頭一個,很有趣,白暉在洛邑這一帶的倉庫終於裝滿了。本宮下令,其餘物資開始往櫟陽大倉、鹹陽大倉、定陽倉以及,武關轉運。原定調用百萬人的計劃已經無效,眼下秦國動員的人數連同各縣配合運輸,已經接近二百萬人。”
這個數字,代表著整個秦國,除了巴蜀、西北、河東之外,全部都在動。
羋戎遞給了白起一份竹簡後:“這是河西郡守發來的,官道上,男女老少齊出去,連孩童都幫著推車。北屈碼頭因為下雪物資堆積如山,他發來文書作下保證,必在春耕前完成定陽倉的擴建,以及物資入倉。”
白起看完竹簡後閉上眼睛,他能夠想像得到,那全村男女老少齊出動的影像。
雖然辛苦,但必是歡聲笑語。
宣太後也在笑了,雖然在洛邑過年而不是在鹹陽,可開心卻是真的。
秦王也在笑,他笑的是能把白暉準備的倉庫堆滿,可見物資有多少,白暉的倉庫可是非常,非常大的。
宣太後繼續說道:“第二件事,司馬老將軍估計此時還在路上辛苦趕路,他親赴武關,一來是檢查武關大倉,二來是配合你攻打上庸。若不用打,那麼司馬老將軍負責帶兵接管上庸七城。”
上庸加上所管轄的六城,一共是七座城池。
白起說道:“臣以為,直撲楚都,逼楚國割地更好。眼下要考慮的則是如何對楚國北防城牆作出有效攻擊,天降大雪道路並不好走,重型軍械難以運至城牆。”
白起說的是城牆,就是宛邑往北,一段專門用於防禦的,可以稱為長城的一段城牆。
這一段長城,史稱楚長城,在五百年前就開始建造,屬於曆史上最早的長城,總長五百多公裏,完全防禦楚國北部的敵人,可以說曆年來還沒有攻破這段長城的。
宣太後、秦王、羋戎誰都沒開口,一邊吃一邊安靜的聽著白起在講述他心中的攻城規劃。
終於,白起作了總結:“臣以為,可以攻,從楚國南召要塞攻打。”
宣太後終於忍不住笑了,秦王笑著說道:“這就是太後要告訴你的第三件事,宛邑已經在白暉的控製之下,在宛邑已經有七萬秦軍待命,各要塞攻下了幾個或許有一兩個吧。”
“啊!”白起張大嘴巴驚訝的神情讓宣太後等三人終於放聲大笑。
“這,這楚國還有何城可防?”白起這話也是秦王的心聲。
白暉太狠了,趁著楚國情報不暢的空窗期騙取宛邑,從宛邑到楚國重鎮鄢邑可以說無險可守,一路都是死拚硬打之地。
若說打到楚都的困難,也隻有鄢邑這一城對於白起來說有難度。
但白起隻是為了嚇唬楚國,不會玩命攻打,因為這一城若丟了,楚國國都就完成暴露在秦軍的劍戟之下。
鄢邑這一城,後世的稱呼是襄陽,也是白暉當年大地圖中重點城之下,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一城在楚國的價值不低於楚都。
“打到楚王痛哭為止!”宣太後親自為白起倒上一杯酒:“然後,談判桌上,讓楚國割地即可。不用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