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雖然有多種含意,但戰國時代北鬥代表帝,代表受人景仰之意。
宣太後繼續說道:“南鬥代表壽司,主生計,為民城,好!”
白暉倒是愣了一下,因為這個城是白暉記憶之中古漢長安的布局,誰想到竟然還有這麼深的講究,原來這不是隨便擺的。
宣太後再指著八水八惠說道:“這水利若是完工,那麼關中將是……”
宣太後還在想一個合適的詞來描述,白暉就說道:“天府之國!”
“講的好。”
宣太後很滿意白暉用天府之國來形容關中平原。
秦王問了一句:“錢呢?”
“二十億錢。”白暉這個數字可不是吹的,而是他計算出來的。這是五年時間他預測可以借洛邑、上庸、北屈三地掙到的錢數。
二十億錢,折現代差不多是一百億。
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
白暉說錢,而不是說金。因為金並非是流通貨幣,隻作為賞賜以及貴族、巨商之間超大宗物品結算用。
六國對黃金用的是斤,十六兩一斤。秦國用鎰,一鎰是二十兩。
眼下貨幣的比值白暉倒也研究過,大概是一比一百三十左右的價值,這個是純重量的比,不是錢幣的比值,秦錢、齊刀、晉幣重量都是不同的。
拿糧食來說,一石黃米需要秦錢約二十三至二十五個。用齊刀則是十一個就足夠了。
(注:若真的錯了,眼下也沒辦法改了,寫這本書之前,為這個研究了好些日子。就按我書中的設定整吧)
秦王聽到二十億錢這個數量,微微的點了點頭,確實夠了。
秦國一丁的實際的賦稅約在二百錢上下,相比秦,齊國的丁賦按秦錢算要三百六十錢,實際上比秦國征的稅更重。
秦國眼下實際的國庫收益,除了自由民的丁賦,用於供養貴族的戶賦,然後就是鹽鐵的收益,每年國庫入賬大約為五至七億錢。
白暉這時又說道:“王兄,太後,聽到一個有趣的消息,來自溫羽。他告訴我,楚相國昭相曾經勸說楚王不要修新的宮殿,因為這個新宮殿要花費三百萬金。”
“三百萬金?”秦王來了興趣。
白暉點了點頭:“消息可靠,也就是楚國的國庫還是有錢的,除了上庸之後,讓他們再給一些錢糧臣弟以為挺好。”
“可行。”
秦王來找白暉,真正的原因就是想討論一下楚國來求和的事情。
秦王還準備問什麼,有人進來報:“少良造,有十數位楚商前來拜訪,這是他們說獻給少良造的禮物。”
一隻非常華麗的錦盒打開後,卻是一隻紅白相間的陶碗。
秦王示意護衛將那隻碗拿到自己麵前,捧起碗打量了一下:“很普通陶碗,這個有什麼特別之處?”
“情份!這是第一批嚐試燒瓷失敗的碗。”
如果您覺得《戰國之軍師崛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