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鞋,七國的鞋子都有所不同,無論是風格上,還是材質上,首先這裏無一例外都是非富則貴的人,每一雙鞋都至少價值二十金,竟然還有齊人的鞋,這倒讓人驚訝,但卻也在情理之中。
白暉這裏,眾人還在等候的時候,洛邑周邊的軍營。
攻齊之戰還沒有真正結束,秦軍完全撤離齊國至少還有兩個月,但對於洛邑周邊軍營的秦軍來說,有一句話此時正合他們心意,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這八個字一百個秦軍士兵裏,九十九個都沒聽過。
但心情卻是如此。
一想到秦軍十年不攻,這事就讓這些習慣了不斷進攻,進攻,再進攻的精銳秦軍感覺心情壓抑。
所有的軍營之中連訓練都打不起精神,肉的消耗量銳減。
這時,鼓聲突然響起。
聽到鼓聲,所有人都奔出了營房,有人側耳細聽。在軍營之中鼓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沒有意義。因為吃飯用的是鑼聲,訓練用的是號聲。
這擊鼓一般用於聚將。
有老兵聽的仔細:“這是大聚將,百將以上皆在五通鼓聲後趕到中軍大帳。”
“十年不攻,聚將或是準備解散我等。”有士兵歎了一口氣。
這裏的兵不同於秦軍其他的士兵。
尋常的秦軍士兵平時是在家務農,每年四次集訓,春天的稱搜,夏天的稱苗,秋天的稱獮,冬天的稱狩,都在農閑時進行。
還有一批是戎邊士兵,這些士兵是一年或是兩年一換,平時也是在家務農。
真正常年穿軍鎧的,隻有鹹陽守衛,宮衛。
就是藍田大營,執行的也是輪換式的執守製度,並非常備軍,但訓練與精銳程度要遠高於普通的秦軍。
隻有白暉所部,眼下可以說是戰國第一隻常備職業兵。
也是唯一的一支,常備職業兵。
在編人數有十五萬五千人。
原為十二萬人,後又補充了三萬五千人,這些士兵除了下種,收獲的時候去幫農之外,平時就是訓練,然後這兩年,征戰連連。
眼下,他們也要被解散了,這讓士兵們難以接受。
因為他們之間,就是普通的士兵,最低爵位都是上造,最高到不更。也就是平均爵位,是三級爵。
這還包括了大河衛的在編正規軍,大河衛雜役級不算在內。
而且還有女子身為官大夫爵的數十人。
中軍大帳。
“王上令、大良造令、少良造令!”聽到這連續的三個稱呼,眾將都感覺,這可能是要解散了,回家務農。那麼就算是百將,都要被解散一大批。
“著令,除騎軍外,各曲進入二級備戰狀態,等候進一步軍令,此次調十萬精銳入蜀,輔軍五萬,大河衛一萬,輜重兩萬。四衛每一衛留一曲負責鎮守伊川、宛,其餘皆出戰。騎軍換營,休整一月之後,有新的訓練安排下來,留守各曲三級備戰狀態。”
軍令下了,大帳內卻安靜的可怕,竟然沒有一個人接令。
當值的營官轉身抽出架子上的秦劍指向各將:“你們膽敢不接軍令。”
“接令!”眾人這才齊聲高喊。
接令之後,一軍候說道:“營將,都以為我們要被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