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問道:“那麼打衛國是什麼意思?”
“王上,為什麼不能打衛國?”
白暉的話把秦王問住了,為什麼不能打衛國呢?秦王也說不上來,總感覺那裏不對。
白暉說道:“王上,秦與五國簽訂十年不攻盟約,盟約上寫的清楚十年時間秦軍不得主動攻打魏、韓、趙、燕、楚任何一國,縱然邊境上有小衝突,各方也應該先撤兵,以合談為主,任何一方不得讓戰爭升級。”
秦王點點頭,那份盟約詔告天下,可以說不是什麼秘密。
白暉問道:“王上,盟約可有限製秦國對外作戰。”
“似乎隻有一句,秦國已答應不占齊國一城一池,秦不得對齊地出兵。”
“沒有衛國吧!”
“是沒有。”秦王點了點頭。
白暉說道:“不如王上派出使節,公告五國,我秦國準備征衛國,也請魏、韓借道於秦。”
秦王完全糊塗了:“打衛國,對秦國有什麼好處?”
櫟陽令甘庶聽懂了,他甚至完全理解了白暉的計謀。能作櫟陽樂的基本上都不差,都是人才。
櫟陽令甘庶上前:“王上,臣有幾句話。”
“你講。”
“王上,大河君並非是真的想攻打衛國,那怕五國智者看穿了也無妨,他們不敢讓大河君在衛國作戰,那怕事後放棄衛國的城池。”
櫟陽令甘庶這話說的有水平,秦王一聽就懂了。
讓白暉轉一圈,衛國估計除了城池之外什麼也不會有了。
“趙國、魏國都想得到衛國,那麼王上想讓誰得到才是關鍵,臣以為大河君的想法是,讓趙、魏、韓三國陷入長期的消耗戰之中,空耗國力,最終城池是得還是不得,得不償失,不得更是一無所有,此計不易執行,須全力以赴。”
甘庶說的明白,這計謀不是靠某個人就行的,真的要執行,就要秦國全力以赴,上下配合。
“你有何建議?”
“先擬定名單,再定計謀。臣以為,穰候必須回鹹陽。”甘庶很清楚,這種複雜的計謀沒有魏冉這樣級別的人物就會失色不少,白暉雖然很強,但太年輕經驗不足。
秦王默默的點了點頭:“櫟陽令,你為何在這裏?”
“臣以為,臣可以有更大的作為,而不是守著舊都。”甘庶倒不客氣,直接就說自己有才華,也有野心想作大事。
“好吧,此事你先擬定一份名單,不急於定策。”
“臣領詔。”
白暉這時說道:“把範雎放在名單之中,眼下他管著我派出的一些細作,公龍孫也可考慮加入其中,他為秦國實施了許多反間之計。”
“是!”甘庶微微的點了點頭,白暉身邊這些個優秀的門客,自然是要加入這個計劃當中的。
秦王這時開口:“甘庶,七日內為武安君再準備一次大婚慶典,派出使節告訴列國,我秦國封君大典請他們派人前來觀禮。同時,我秦國與列國有要事商議,讓他們派有足夠身份的人前來。”
甘庶施禮,然後問道:“王上,臣是否可以理解為,封君大典前,關於大河君提出的計劃就要製定完成。”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