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什麼?
白起隻說出了自己的推測:
“臣以為,韓魏真正的目標是邯鄲,若趙國丟了邯鄲,無論有任何的謀化都是無用。而趙國真正的目標,臣猜測有可能是野王。”
白暉問道:“那麼會不會是趙國故意來迷惑我們的。”
“有這個可能,隻是趙國若為了衛國,或是上黨,根本就沒必要作這樣的布局,隻需要從中牟派出精銳突襲長平,那麼退可守,進可攻,根本就不需要在上黨作戰,得長平……”白起沒再說下去。
長平是一塊重中之重的戰略要地。
白起搖了搖頭:“王上,臣以為趙國真正想作的事情並非是一戰吞並魏韓,而是分化魏韓。以衛國為誘餌,讓魏國得到衛國。然後攻占韓國的野王,再與魏國談判,以退讓衛國以及漳水之地,換取魏趙結盟。”
“這怎麼可能?”魏冉站了起來:“野王對於趙國來說是一塊飛地。”
“不!”白起搖了搖頭:“這不是一塊飛地,野王雖然在外,但補給卻非常容易,因為野王緊鄰著洛邑,以洛邑不關城門自由通行這一條,野王不會被包圍。除非我秦國出兵,否則誰都拿野王沒有辦法。”
魏冉也走到地圖前:“若野王丟了,那麼韓國……”
地圖上展示的很清楚,洛邑以西在秦國手上控製著,洛邑則在白暉手上也等同於被秦國控製。若野王被趙國得到,那麼韓國就會被一切兩半,以大河為線。
秦王看清了,隨後問道:“武安君的意思是,此次是趙、魏合謀,要對付韓國?”
“臣以為這樣的可能性很大,臣思考過。當時臣與白暉在雁門關作戰,臣之弟在邯鄲派的細作少說也有五十人,齊地不少於五百人,怎麼可能魏國都知道趙國的廉頗離開齊地回邯鄲,而白暉卻不知道。”
白起說完後看著白暉:“白暉,你說呢?”
白暉點了點頭,又看向了範雎。
範雎上前:“臣也認為這個情報古怪,魏王赴趙是臨時起意,怎麼可能比我家大河君還更早的知道消息。”
田不禮的事範雎沒講,這一個巨大的機密,沒有白暉的允許,他隻會說在邯鄲安插了足夠可靠的細作。
白暉也說道:“這個坑有點深,若按這麼說,魏國引我助他們對抗趙國,真正的目的是讓我調軍力在洛邑,等韓國入局之後,再借我的手來壓製韓國,同時保證魏國可以從趙國那裏得到約定之中的衛國。”
白起點了點頭:“應該就是如此!”
魏冉接過話題:“此事怕沒這麼簡單,楚國跳進來摻一手,誰敢保證楚國與魏、韓、趙之間沒點什麼?”
白暉感覺腦袋都快炸了,這也太複雜了。
以他的水平,到了這麼複雜的政鬥與戰爭謀化,憑借後世那點戰略知識完全不夠用。而且從經驗上講,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複雜爭鬥,遠遠超出的白暉的智商範圍。
誰想,荀況雖然是不通戰略,可此時卻開口說道:“若楚國左右逢源,遊走於三晉之間呢。以臣看來,楚國這次必有一大才在背後謀劃,僅一招就逼的我秦國王上,太後,以及許多重臣不得不來洛邑,怕不僅僅離間計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