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1 / 2)

宣太後又說道:

“給甘庶一個機會,他若可用便委以重任,若不可用,讓他去當一任郡守便是。還有,派人告訴白暉回他伊川的府上去,你們君臣在這段時間不要見麵,也不要輕易通信,定下一個原則相互配合,莫要事事商議,要知道天下人都盯著他們兄弟呢。”

“兒明白,還是母上高明,兒差一點就誤了大事。”

當天下午,秦王住所六王齊聚,趙王臉是黑的,看到秦王就有一種想拔劍砍過去的衝動,但他不敢動。

秦王身邊禁衛可不是擺著好看的。

趙王隻恨,自己為何沒有把良相田不禮帶到身旁,否則有田不禮在,自己必定可以化解眼下的麻煩,而且也不至於受此奇恥大辱。

而白暉,則帶著全部的家人,連同白起一起,往伊川去了。

那裏有白暉在一年前就開始興建的府第。

除了白暉,隨行的人當中還有一位不請自到的,楚國令尹熊子蘭,以及其侄子熊渙,還有熊渙的老師黃歇。

一天後,伊川鶴鳴峽。

這裏有一處白暉的別院,依山傍水,風景如畫。

白暉挑著一根魚杆坐在水邊,熊子蘭也拿著一根魚杆陪在一旁。

“白暉老弟,韓趙必有一戰。”

白暉反問:“與我秦國何關?”

“你不要總騙我,難道和我說幾句實話就那麼難。或是你看不起我。”

熊子蘭幾句話就將住了白暉。

顯然有人在教熊子蘭如何應付白暉,相信就是那個黃歇,白暉沒想到這黃歇眼下這麼年輕,竟然就有如此出色的才華。

白暉放下魚杆。

“子蘭老兄,即將話說到這裏了,你跟我過來絕對不是坐客的。我先實話實說,等會你也實話實說如何?”

“好,擊掌。”熊子蘭伸出了右手。

白暉伸手在熊子蘭手掌上擊打了一下後說道:“事實上我很擔心,把魏武卒套裝取出來賣給韓國,是我給王上出的主意,你有所不知,這件事情我很難受。”

“請明言。”

“是這樣的,當初我在北方與匈奴作戰,趙國卻將北防精銳抽調,其中一部分往南移。魏王、韓王向我求救,我不能不幫。我若不幫,趙國大舉南下,占據緊要之地後,我秦國有十年不攻的盟約,現在說起來,就是九年不攻。”

白暉一臉的真切,而且說的全是實話。

熊子蘭重重的點了點頭:“換成誰都會不安穩,我所知道的是,趙國有一統三晉的野心。我楚國不想趙國成功,若趙國一統三晉,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我楚國。”

“恩!”

不需要熊子蘭解釋,趙國一統三晉之後,首先要就要把魏國在勢弱時丟失的土地搶回來,然後再搶走極富的淮北之地。

這些可都是楚國的。

這個時候,秦國十年不攻的盟約還算數嗎?

可以不算,畢竟三晉之中魏、韓沒有了。隻有楚國、燕王表達,就可以不算。

但這盟約有秦王十年不攻的血誓在。

先不論秦王是否受得了,隻說秦國出兵有一點點挫折,被人以血誓天責來說話,對秦軍士氣的打擊是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