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遼東。
白起站在鴨綠江口,此時還沒有丹東港,這裏除了江口,就是一望無跡的大海。
銅戈來到白起身旁:“武安君,末將請令,再衝一陣。”
白起看了銅戈一眼,淡淡的說道:“回去休息。”
“末將還能打,末將所部雖然傷了四千人,不過包紮一下就能再上戰場。”
白起沒理會,繼續看著遠方,江的另一邊就是箕氏侯國退防的大營,隔江而守。
這時,小將王陵跑了過來:“武安君,發現一處巨大的鐵礦,以及兩處露天煤礦,還有長石礦。特別是海角的地方,發現金礦數處。”
白起沒接話,這一切都在白暉的預料之中。
白暉似乎知道這天下的一切。
突然,白起說道:“中原這場大戰,不好打。”
王陵上前一步:“末將不明白,這樣的大戰武安君為何不帶我們回去,這箕氏侯國根本不值得秦軍出戰,僅中山遺民就能踏平箕氏侯國。”
“你們不明白,這是太後的意思。太後要練兵,大秦需要更多的統帥,更多可以獨擋一麵的領將、軍侯。而且更重要的是,本將在這裏,可以安定人心。中山遺民、齊地移民、留下的燕民等,他們會安心。”
王陵自然不懂這些,白起說什麼就是什麼。
王陵是一個好苗子,所以白起帶他在身邊也有教導的意思。
白起微微的歎了一口氣,他心中其實是有些不安的,魏軍在伊闕之戰,精銳損失了一半,眼下趙國由趙王親征,必是帶著趙國的精銳。這些年來,趙國的精銳幾乎就沒損失,魏軍想硬扛趙軍,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是自己帶兵,都未必能保住整個魏國。
除非自己和白暉聯手,還要至少調動三萬宜陽精銳秦軍。
但是,宣太後要讓白暉成長,所以魏國沒有全部保下來,這點小損失根本不算什麼,白起相信把白暉逼急了,白暉那怕帶的是魏軍,也不會讓趙軍好過了。
白起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些他無法控製的事情,轉身對王陵說道:“你親自去告訴司馬靳,北防幾條線必須親自巡查過所有的地形,然後你為副將,隨司馬靳一同安排布防圖。本將會在半個月後去查看,若讓本將不滿,必會讓你們吃苦頭。”
“諾!”
王陵非但沒有緊張,反而很開心的跑掉了。
白起又吩咐道:“銅戈,你去選人操練辰國兵,合格者重賞。不合格者加倍操練。”
“諾!”
銅戈也離開了,白起依舊獨自一人遠遠的看著江對岸。
三天後,正如白暉所預料的那樣,韓王親征。
不對,應該說韓王親自送軍械給魏國,這是韓、魏之間的盟約,由韓國補充大量的軍械給魏國。
真實的曆史上,大梁城被攻破,白起用的是水工之計。
就是挖了一條渠,將水引到大梁城,然後水淹大梁。
此時,韓國確實是借用了白暉攻打宛城之計,但韓國不傻,他們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魏國肯定也知道有陰謀,所以絕對不會傻傻入城。
所以韓王的打算就是,騙到城下,然後無論能不能混進城,都會強攻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