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1 / 2)

接下來,魏無忌依禮迎接趙相田不禮,然後擺宴。

打死打活是一回事,這使節前來迎接的禮數卻不能少了。

次日,項汕到了,而且魏王也被送了回來。

再一次大宴。

白暉算是見識到了戰國時代的禮。

魏王被軟禁在楚都,可此時,魏王與熊子蘭推杯換盞,似乎關於之前魏王被軟禁,楚軍大舉北上攻打魏國的事情全部沒發生一樣。

白暉看的都呆了。

魏王與熊子蘭一同來到白暉麵前:“大河君,好久沒有打麻將了,今晚來八圈。”

“好。”

白暉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

當晚,牌桌上的四個人是白暉、韓王咎、魏王遫、熊子蘭四人。

熊子蘭象是完全忘記了韓王半路易幟。

魏王也好象不知道韓王背盟準備攻打大梁的事情。

這一切就象是完全沒發生過一樣。

熊子蘭連坐三莊之後,笑嗬嗬的扔下了骰子,將牌擺在自己麵前之後說道:“其實,我楚國想要宋地、魯地。秦軍十年不攻這盟約,不知道暉弟你以為會不會提前毀盟。”

“我秦國,一言……”白暉遲疑了一下之後。

三個人六隻眼睛盯在白暉的臉上,白暉緩緩開口:“我秦國一言九鼎。”

這個時代還沒有一言九鼎這個詞,這個詞出現在幾十年之後,最初的意思是趙勝說毛遂的口才好,原文是: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此話在這個時代的意思並不代表守信用。

一直到明朝的時候,一言九鼎才代表信諾。

此時,毛遂還是小人物,趙勝已經死掉,這個話永遠不會出現。但九鼎,代表天下至尊。所以魏王、韓王、熊子蘭的理解便是,秦國的承諾與九鼎有同樣的份量。

“好。”熊子蘭打出一張牌後繼續說道:“魏軍敵不過楚國,更不要說北邊還有趙軍。秦軍不出,縱然武安君親自統兵,我楚、趙若聯兵,也有一戰之力。”

白暉搖了搖頭:“不是一戰之力,而是魏國眼下不能戰。不過宋、魯之地,楚國要的有點多。”

魏王遫沒說話,魏國已經附秦,所以他相信白暉不會不顧及魏國的利益。

換句話說,魏國眼下無論換去多少魏王都不在乎了,在乎的應該是白暉才對。

熊子蘭又說道:“睢陽可以退讓,但暉弟讓我如何說服王兄呢?”

“子蘭兄想要什麼不如直接說。”白暉說完後將手上的牌輕輕的放在一旁,然後將麵前的牌推倒:“自摸,小三元。”

楚子蘭一邊數籌碼一邊說道:“自然是不能低於睢陽的利益。”

白暉的手抖了一下,差一點把麵前的牌給撞倒,幾個深呼吸之後,白暉臉上重新出現了淡淡的笑意:“一卷書,換睢陽。”

“好!”熊子蘭竟然還猶豫都沒,在白暉話音剛落之後就答應了下來。

白暉依然平靜的在摸牌,可牌桌上的三個人都清楚的看到,白暉手臂上青筋都暴起了,可見這摸牌的時候手上用了多大的勁。

一卷書。

什麼書值得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