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在意修路、修運河的資金投入,顯然他還沒有轉變身份。
白暉說道:“以前你們承受不住,但眼下秦國承受得住,而且修好這一切之外,還要修糧倉不得低於五千座。其中超大糧倉不得低於五百座。”
白暉的超大糧倉可是每倉一萬屯,基本上都是在合適的地方挖的山洞。
白暉從穿越來的那一天,就深信一點,深挖洞、廣積糧。
突然,秦王看著白暉:“白暉,你老實的告訴為兄,你在宜陽、伊川屯了幾倉。”秦王這麼問是因為他知道,白暉有糧倉,這糧倉是給宜陽軍用的軍糧,上次打義渠、後打林胡調用過,之後再沒有見過往外運糧。
而這筆糧食,不在秦國的賬冊上,屬於特殊戰備糧。
秦王發問,白暉也不打算瞞:“相當於一百七十個超大倉的存量。”
一百七十個超大倉,依後世的算法,就是差不多八十萬噸糧食,對於後世來說,這個數據在戰備糧的級別,算根毛。
可在戰國,這是一筆天文數字一般的糧食存糧了。
魏王驚的瞪圓了眼睛,他魏國這些年倉庫最多的時候,也遠遠沒有白暉這些存糧的一半。
秦王內心一樣震驚,但卻隻是平靜的點了點頭,很是輕鬆的說道:“和為兄想的差不多,繼續存,怎麼也要存夠五百超大倉。”
秦國眼下,鹹陽、櫟陽大倉的總存糧數,都沒有超過白暉屯積的糧食數量。
白暉將瓷器、茶葉、玉器,一切都換成錢的東西,七成以上都換成了糧食。可以說楚國外銷的糧食有九成都落在白暉的手中。
秦王又對韓、魏兩王說道:“你們附秦是正確的,讓萬民免於戰亂之苦。你們現在隻聽到了糧食,我告訴你們,巴郡白暉有一座小鎮,這鎮子有差不多五萬人口,九成五的人都從事織坊業。每年的麻產量,你們猜不出有多少?”
提到這個鎮子,絕對是秦王的驕傲。
“有多少?”
“這邊的事情結束,帶你們去見識一下。什麼叫真正的坊業,什麼叫一體化生產。”秦王笑都合不上嘴。
韓王、魏王興趣大增:“好,去看看。”
從鄢邑碼頭順大江逆流而上,就能到巴郡,這個路程並不遠。
三天後,楚王帶著熊子蘭與秦王、白暉會麵。
見麵之後,楚王先開口說道:“我們楚國答應換了,不過增加三個條件。”
“請講!”
熊子蘭拿出一隻竹簡遞了過來後說道:“條件很簡單,第一個,秦國派雙質,人由我楚國挑。第二個,秦楚邊界所有守軍後退五十裏,邊界城池開放商貿,不得駐軍。第三個,請秦國大河君白暉親臨泉州,至少停留三個月,我楚國依王侯之禮接待。”
秦王連那竹簡都沒打開,立即開口說道:“附加一個條件,寡人立即答應這三個條件。”
“請講!”
“我母上想回家鄉看看,所以白暉帶三千護衛。還有,雙質沒問題,葉陽也想回家住幾天,這個不算條件,隻是探親。”
楚王原本緊繃的臉變的柔和了,葉陽,自己的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