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你的消息晚了。聽說秦王不想買那塊破石頭,已經從宜陽回鹹陽去了。”
“鹹陽?不可能,不是說諸王要簽盟約……
“怎麼不可能,誰會去用五座城池換一塊石頭。
洛邑的流言越演越烈,傳到趙王耳朵裏,也感覺這味道不太對了。
論起流言這種事情,田文的水平遠不及白暉。
白暉可是見識過什麼叫三千水軍翻天覆地的人。
趙王把田不禮叫到了把近前:“相國,這洛邑的傳聞似乎對我大趙不利。”
“王上,臣以為作事情本本份份,踏踏實實才是正道。雖然說秦國與我趙國必會有一場生死之戰,但臣也要說一句,秦國作事才值得我趙國學習。”
趙王章起身對田不禮長身一禮:“請相國賜教。”
田不禮回了一禮後說道:“王上請想,秦國這幾年來真正在作的事情,並非天下人所見。天下人看到的是北屈之戰、伊闕之戰、臨淄之戰、義渠之戰、林胡之戰、匈奴之戰等。”
“恩,相國說的好。”
趙王章其實看到的,也確實是這些。
畢竟這些戰鬥不但展示了秦國的力量,也讓秦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田不禮說道:“天下人沒看到的是,秦國百戶為一村,每村之中必有一鐵匠、一木匠、一書匠、一醫匠、三農匠。家家戶戶耕種、紡織、養雞、養豬。這難道不夠實在。”
“夠。”趙王可以想得出,這樣的村子對一國有多少好處。
田不禮又說道:“秦軍最精銳,十日九操。秦國船隊眼下號稱日運百萬擔,這不夠實在。”
“夠。”
“王上,所以臣想說的是,一切詭計都不如有良村,有強軍更實在。那白暉用詭計嗎?用。但白暉的詭計無論成敗他都在不在乎,詭計成功則錦上添花,詭計失敗他還要強秦在背後。”
“而我們趙國,詭計成敗關乎國運,這能比嗎?”
“寡人明白了,我趙國有相國為相,是我趙國之福,所以說,寡人原本的相法沒有錯,糧食產量才是我趙國之本,其餘皆是虛假的。”趙王章不由的內心升起幾分得意。
田不禮這時才扔出最後一句。
“王上,田文真是大才嗎?臣不知。”
田不禮這一句說到了點子上,特別是最後三個字。
臣不知!
田不禮說他不知道,趙王何嚐就知道了。
田文曾經在齊國為相,被齊王所不容,然後赴秦國為相,結果狼狽而逃。聯絡五國攻秦,結果在函穀關止步不前。
然後相魏,打算圖謀齊國,但最大的好處卻讓秦國拿了去。
田文遊說天下,以抗秦為生平唯一之事,卻落得一個全族被滅,還連累魯國也跟著一起滅亡。
最終又一計。趙勝死、趙奢慘。
死了燕王,最終便宜了誰,也與他田文無關了。
此時的田文改名換姓,苟且偷生,還打算抗秦,你憑什麼。
田不禮是沒說什麼,也表明了自己不知道這田文是否有價值。可趙王章卻升起了要驅逐田文的念頭。
所差的隻是一個決心罷了。
再說鹹陽。
藺相如終於到了鹹陽,看著那巨大的長安城工地,藺相如內心感慨秦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