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宣太後讓說,白暉自然也是要挑明的講的。
“臣有三件事情想說。第一件,我兄長是戰神沒錯,但不能是隻知道軍營,不知道有家的人。所以,太後所作的事情,想法我理解,但方式我接受不了。”
白暉倒也不管了,把話挑明了在說。
宣太後點了點頭:“好吧,此事你自己處理。”
“謝太後。”
“別廢話,說正事。”
“太後,女子為官,這件事情很重要,眼下秦國有少許的女子為武官的,但文官卻無一人,大秦識字的女子至少有四十五萬人……”
“什麼?”宣太後完全沒想到竟然有麼巨大的人口數,她是大吃一驚。
白暉趕緊解釋:“太後,臣說的隻是識字。認識三百個字,就算是識字了。因為孩童的初期教育是母親,所以這幾年來,秦國的但凡是軍屬的婦人,都相互學習一些字,用來在最初的時候教導孩童識字。”
宣太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認識三百個字,算是識字。但這事真正有才華,還有很大的距離。
認識三百個字,按後世的說法,這是半文盲。白暉所說的識字,僅僅是能寫自己的名字,知道日常關鍵物品的文字。比如紗、麻、羊、油、鹽等等。會簡單的加減法,懂基礎的農耕知識。
白暉繼續說道:“太後,正好借這機會,臣把想法提出來。就是咱們大秦,若是認真挑選,再投入人力、物力教導,秦國至少能多少一萬有才學的女子。”
“秦國就這麼缺人?”
“太後,秦國官員的缺口,已經馬上就到了無法執行政令了。”
“好吧,女子為官這個可以考慮,本宮會考慮的,說說你的第三件事?”
白暉心中明白,自己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也是借宣太後幹預自己的家事,提到女子為官的事情,宣太後答應可以考慮,這就算是成功了。
“太後,這第三條……”白暉拉了一個長音,這個要求讓白暉多少有那麼一點壓力。
誰想,宣太後卻是猜到了。
宣太後說道:“你想提到的第三個要求,無非就是出海之後,讓本宮聽你的。”
“不敢,臣的意思是,出海之後,請太後多少聽一聽世的建議,畢竟太後你久居內陸,對海外一無所知。”
宣太後心說,難道你白暉就出過海嗎?
想歸想,說歸說。
宣太後還是說道:“好,依你,本宮答應你,出海之後大小事宜多以你的意見為主。輕易不會插手你所管之事。”
“謝太後體諒。”
體諒,不體諒也不行的。
宣太後認為白暉想找機會和自己談一談關於出海後誰說了算這個問題,已經很長時間了,白暉繞來繞去,總算是找到了一個機會。
是自己管的太多了嗎?
這些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可以真正擋事了。
或許出海就是一個機會,可以真正的看一看白暉到底有多大才。
“甘如,本宮錯了。不過你也要體諒本宮,本宮是不想讓我大秦戰神被兒女私情所絆,此時想來,戰神是大秦的,白起是你的。鹹陽宮內還有河套送來的上上等棉,本宮分一半給你們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