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節 準備帶韓魏兩王出海(1 / 2)

安排醫官把老婦人送到後室之後,白暉對陽櫟說道:“你的父親,是秦先王,你的弟弟是當代秦王。從即日起,公子贏櫟為秦軍領將,前往宜陽為將。公孫贏泉,選百名狼刃,正月初八隨本君出征。”

說完後,白暉按住陽櫟的肩膀:“給王上一點時間,也給太後一點時間。贏氏公族需要時間,王上也需要時間。”

“大河君……”陽櫟整個人都傻了。

在秦國,許多孩子出生後就不知道父親是誰。戰爭讓許多人根本沒機會見到親生父親。

在秦國,再娶、再嫁很普通。

就象白暉自己家,就象白暉的姐姐,三個孩子三個爹,一切都是因為這是戰國,戰爭讓太多男人出征之後就沒辦法再回家。

白暉又對陽櫟說道:“你有兩個選擇,這是我的意見。第一個選擇,我可以讓你立即擁有錦衣玉食,富足一方。因為你是先王之子,是秦國的公子。第二個選擇,去戰,去殺,去打出一個威風來,然後將你的戰功獻上,讓一位父親驕傲。”

白暉低聲勸說陽櫟:

“你別怪先王,你母親當年跳崖,先王不是沒有派人找過。雖然先王沒有對你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但他對秦國盡到一位秦王的責任,我秦國強,強於天下,先王功不可沒。”

陽櫟沒想過那麼多,他原本就是一名秦將,什麼秦公子這種事情,對他太過遙遠了。

聽完白暉的建議,陽櫟用力一抱拳:

“願領軍,戰!”

白暉點了點頭:“很好。如果不嫌棄,在我兄長身旁任三年副將可好。”

“謝大河君,謝武安君,謝我王。”陽櫟真的興奮了,相比起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的這個公子身份,在白起身邊當副將才是真正讓他興奮的。

秦國那個武官不希望能在白起身邊學習。

沒有例外。

在新年的前一天,秦國官方向對公布的一條消息。

大秦的國君贏稷,要換上布衣,隱姓埋名,深入鄉村,體現勞苦大眾,秦國普通農戶的生活,以及疾苦。

自即日起,秦國王之公子,在十歲時,放棄姓氏在民間生活兩年,然後在秦軍之中從軍三年。但凡放棄者,等同於放棄王位繼承權,放棄秦國從政權,放棄宗族身份。

這麼政令發布之後,整個洛邑嘩然。

消息還沒有傳回鹹陽,相信鹹陽也不會平靜了。

眼下,除了王長子贏芷之外,秦王還沒有即將到十歲的孩子,有兩名要去楚國為人質,那麼將來回來的時候也要補上這個五年期的民間與軍中生活。

贏芷,作為王長子,十歲。

他即將開始他的民間生活。

秦王與白暉又在擼串了。

“我說白暉,你這麼搞是什麼意思?”

“造神。”

“說人話。”

“就是讓天下人知道,我大秦的王與民同在,王知之民之苦,王知民所需,王知民之願,王知民之樂。王兄布衣之行的地方我已經替王兄選好了,地點就在冷泉縣。”

冷泉縣就是後世的耀縣。

白暉給秦王解釋道:“隻有三個月時間,不是怕王兄掙不住,反而是擔心王兄去了不想回來。”

“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