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忌與張平兩人,隻帶著五十名護衛,各十五名食客,一百輔雜仆從以及特別從肥邑請過來的大河博士苑的兩個十人小隊。
一行人離開了軍營,這一次出行的目的地是白暉曾經指示過的位置。
紅山,後世也叫赤峰。
魏無忌騎在馬上對張平說道:“平兄,觀探馬繪製的簡單地圖,大河君確有先見之名,此地是咽喉之地,可以卡住燕國北上、東北之行的路。”
“往北,是草原的水草豐美之地,有匈奴人與東胡人往來牧馬。再往東北方向一些,則是遼東的大平原帶,武安君親定一城,雖然還沒有命名,但觀地圖,西有紅山,東有新城,可以說壓製了燕國北上遼東的機會。”
魏無忌說完後,張平也跟著說道:“聽聞有農博士查看過肥邑北部,土地極為肥沃,已經在試種高粱。”
此時的白暉開發遼東計劃,還沒有到黑龍江那麼遠。
白暉的地圖圈最遠也就到後世真實曆史上,燕國不斷北進的極限位置,科爾沁南端,鐵嶺一帶。往東的極限,肯定是要到海邊的,但僅限圖門江口的位置,再遠人力不及,而且交通也跟不上。
白暉占據的事實上曆史上,在未來幾十年燕國打敗東胡之後占據的遼西、遼東南部的地區。
這些地區因為早有原始人類的活動,並不算是原始的未開發狀態。
魏無忌所說的白起定的新城位置,就是後世的阜新市,這裏是卡住現燕國領土後世朝陽北進路線的重要關卡。
此時的朝陽,叫漁陽右城。
這座城也是白暉要求搞事,並且找借口、找機會拿下的最重要的一座重鎮。拿下,就等同於把燕國關在籠子內。
為拿下這座城,白暉甚至下令調宜陽五千真正的秦軍精銳前來肥邑備戰。
魏無忌等人幾天幾夜的辛苦趕路,終於看到了紅山。
此時的紅山早有就人居住,這裏可以說在公元三千年前就出現過農耕、陶器、玉器的文明,史稱紅山文化。
此時,這裏有原住民,也有少數的匈奴、東胡人在這裏居住。
魏無忌等人接近居住區的時候,幾十騎從土圍牆內殺了出來。
帶隊的百將拉馬上前,從背後拿出一麵旗伸手抖開。
秦!
一個字,讓衝出來的騎士放下的手中的武器。
秦對於東胡、對於匈奴有著巨大的威懾力。
當年白起以四萬秦兵主力對匈奴十數萬人麵對麵硬扛,並且大勝可以說匈奴無人不知。
白起的大旗有兩麵,一麵是白字旗,一麵就是秦字旗。
秦,那怕不識字的匈奴人,也都會畫這個圖案,這是他們不敢主動攻擊的強大國度。
更何況是穿著鎧甲的秦軍。
幾個穿著鑲有銅片皮甲的男子從土牆後騎馬走了出來,麵對的是秦軍,這讓他們壓力巨大。
打,麵前這點人手他們能勝,但一定會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然後還會引來秦軍的報複。
但不打,這裏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領地,也有他們的規矩。
這裏是原住民、匈奴、東胡三族混居的一座土城,隻有土圍牆,或許算不上一座城,但對於遊牧的匈奴人來說,這裏是長居之地,就是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