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九節 興奮的倭人(1 / 2)

白暉要搞比武,還要搞運動會。

這個賭注是相當巨大的。

看似白暉拿出一座金礦、一座銀礦、一座銅礦。而參加者,需要交納一萬金給白暉,這一萬金就是參賽的費用。

白暉包吃住,還給參賽的人發比賽用的服裝等。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兩天時間,整個石見山可以說無人不知,甚至還翻譯成了辰國語、倭語在擴散著。

比起想和秦軍一比高下,在秦軍無限威壓之下找回尊嚴的各民而言,倭民反而更加的興奮。

甚至於有倭人跑到辰國兵那裏去討教。

倭語說的最好的一群辰國奴兵的住宿區,一群負責礦區治安的倭奴兵趁著休息的時候在海邊抓了幾條魚,給辰國奴兵送來。

倭奴兵進了辰國兵的住宿區之時,卻發現辰國兵正製作短棍。

這短棍不僅木質好,而且還用細麻繩纏著握手的地方。

見到幾個倭奴兵入內,一位與他們打交道比較多的辰國兵迎了上去:“知道你們想問什麼,跟我來。”

一份用秦國小篆寫的文書放在桌上。

“這是秦文,你們也看不懂。我給你們講一講,先說這民是什麼?”

“民就是可以擁有自己的奴隸,有自己的屋,自己的田。最重要的是,民可以擁有武器。”

有倭奴兵就問了:“那麼,成為民有自己的奴隸,就和領主一樣了?”

領主就是倭島之前的各部落的首領,以女性占多數。

畢竟倭島這個時間段才慢慢從母係氏族改變成奴隸製,屬於進化的比較晚的那一類。

相比起天竺吧,天竺至少已經有完整的社會體係。

辰國奴兵聽一領主搖了搖頭:“你們不用想那麼多,總之成為民,肯定生活的比現在好。”

“會有木屋,還有那雪白的布嗎?”

“會有細鹽吃,還會有鞋子穿?”

“可以擁有一把刀嗎?”

“會……

倭奴兵們七嘴八舌的問著。

辰國奴兵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接下來事情開始有些變味,倭奴兵們對於這次比武,甚至比當事人還上心。

一個夜晚,四名倭奴跑到了燕人的區域裏。

此時的燕人倒有些奴隸,不過都是極差的老弱倭奴,燕人是從魏人那裏買來的,這些老弱的奴隸多是在營地作一些雜活。

這跑來的四名倭奴屬於兵,奴兵。

他們中有兩個是負責礦區治安,兩個是負責海邊碼頭巡邏。

這四人靠近燕人的居住區之時,就有巡邏的燕人發現了他們。

“我,兵,礦兵!”

倭奴兵會說的華夏語並不多,隻能說幾句非常簡單的單字,或是詞。表達了身份之後,說話的倭奴兵遞上自己的腰牌,這是一塊鑲在木片上的小銅牌,最上麵有秦字,然後下麵是礦巡二字。

礦區負責治安的倭奴兵,自然是管不了秦人、韓人、魏人。他們的任務就是管理倭礦奴。

樂問出來了,拿著一匹細麻布,以及一包米放在這四個倭奴兵麵前。

非常辛苦的溝通,可以說用手勢、地上畫圖案,再加上簡單的單字,足足半個時辰,樂問才明白這些人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