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酒一喝,心情也好了。
無論是不是支持開戰,白暉也要拿出的真東西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話並非是說要讓運糧的隊伍比戰鬥的部隊先行出發,而是指在打仗之前,要先作好戰爭的一切準備工作。
白暉當然是有料的。
白暉若是沒點真東西,白起也不會把戰爭的關鍵勝負壓在白暉身上。
白暉給在座的倒上酒,然後說道:“這首先要作的第一件事情,看似普通,但確實非常有用。就是裝備標準化,這件事情咱們大秦已經在作,原本計劃再有個幾年時間便能夠完成。”
蒙驁開口問道:“什麼叫裝備標準化?”
“我想問蒙將軍,秦軍有多少種弩?”
蒙驁一個好將軍,白暉一問他便立即回答道:“秦軍現用的一共有四十一種弩。”
白暉再問:“那以,能用的弩箭一共有多少種?”
“十一種!”
白暉第三問:“那麼,這四十一種弩有多少個零件,多少種,多少不能替換的呢?”
蒙驁搖了搖頭:“末將回答不上來。”
“別說是你,就是軍營之中專門負責修弩的後勤輜重營的大匠,未必有人能夠回答的出來。”
白暉站了起來:“自商君變法,秦軍訓練新軍開始,秦軍就開始學習列國最優秀的製弩技術,前前後後,大大小小一共製作了一百多個批次,四十一種弩來。那麼先按大、中、小來分,大弩有四種……”
僅是弩這一項,白暉就講了足有一刻鍾才說清有多少種弩。
講完之後白暉說道:“往小說,就是單兵腳弩這一項,咱們秦軍配有十一種,不說雜兵,就說精銳的北屈大營。配有腳弩七種,我就問,隻說一個零件,弩扳需要多少種,輜重營要準備多少種。”
話講到這裏,白起第一個反應過來。
白起說道:“你的意思為兄明白了,若是這所有的弩,弩板隻有一種,那麼損壞了就可以替換,也沒有必要多帶那麼多不同種類的。”
“對,弩板、弩鉤、弩弦……,這有多少種不同的零件。我敢說,若是所有的零件都可以替換的話,那麼後勤的壓力至少減一半。再加馬車、馬鞍這些,秦軍每次出征,不說運輸能力高低,先自己減一半的重量,好還是不好。”
白暉這一句純粹就是廢話。
能減一半的負重,也就代表著運輸能力提高了一倍。
“為什麼我不支持開戰,就是因為我想改變這些,然後再開打。”
統一度量衡在真實的曆史上,並非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之前秦軍的軍備就已經是統一的標準。
可以說秦軍是第一個在曆史出現流水線裝備作業的軍工機構。
當然,這個功勞要算在呂不韋身上。
此時,這個功勞應該算在鄒衍身上,是鄒衍在製作犁的問題上,提出標準化犁頭、犁架等想法,然後才開始轉到了秦軍的軍工之上。
白暉不是萬能,有些事情他未必想得到。
但有人作出來或是想到了,那麼白暉就能根據後世的經驗將其發揮的更出色。
白暉說完之後,所有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