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等了一會,秦王看完手上這一份後抬起了頭:“舅舅辛苦了。”
“為大秦,不辛苦。倒是這燈很有趣。”
秦王也看了一眼燈:“恩,這個確實是有趣。將精鋼磨成鏡,然後再製成燈,比起油燈要亮的多。”
“王上,莫要太辛苦了。”魏冉這才準備開始勸說。
秦王搖了搖頭:“不辛苦,這些公文已經分的很細了,需要寡人決斷的百不足五,大多都是寡人想看看,想知道一些各郡縣的近況。”
魏冉靠近一些,低聲說道:“烏氏那邊傳來消息,戎王似乎眼紅烏氏在西域的收獲,派人送了信使給烏氏,讓烏氏以葡萄穀為界。烏氏隻需要將貨物送到葡萄穀便是。”
秦王臉色微變:“他好大膽。他不知道烏氏是我秦國部族?”
“怕是裝作不知道。不過,還沒有具體的情報。相國在朝堂上小議了此事,烏氏、義渠、林胡都派人參加,樓煩也派了人旁聽。”
“什麼意見?”
“打!”
魏冉說了一個打字之後,又補充道:“對趙國的作戰,看來當真需要緩一下了。兵力可以不動,但糧草與鹹陽大庫的軍械,要用。僅箭支,就需要調五百萬支箭。”
秦王問道:“議出的結果,讓誰為主將?”
“沒定。主將人選,還須王上作主。”
秦王搖了搖頭:“寡人不作主,這事要保密別讓楚國、趙國知道。若是他們發現秦國在西域大規模作戰,肯定會不老實。”
魏冉想了想之後說道:“那,我去一次封丘?”
“應該去。”秦王說道:“就拿白暉的話,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作。打仗的事情,舅舅與寡人都差的遠,讓白起去選將。實在不行,找個借口讓白起回鹹陽幾個月,這事便能定下來。”
“也好。”魏冉答應之後又補充道:“司馬老將軍派人給我帶話,他沒用公文,這事不想留檔。隻是私下說,能否讓白起對趙國的作戰,慢點打,他老了,沒幾天活著,總要看一眼決定天下大勢的大決戰。”
秦王深吸一口氣:“秦國十年不攻還有四年,怕是天下人都在想。十年不攻結束那天,便是大戰之始。”
“王上,等不了四年,最多三年。”
魏冉計算的沒有錯,並非是秦王記錯了日子,而是盟約最後一年,可以說真正的要打的話,兵力已經開始集結了。
所以,說三年沒錯。
秦王又問:“那麼,現在咱們擺這麼大架勢要打,卻依然還在等。天下人會怎麼看?”
“刀懸於頸,這便是白起的戰略。當然,我更相信,若有機會下手,白起這次可能不打算在意十年盟約,也就是說,接下來任何一天,隻要趙國有致命的破綻,白起一定會動兵。”
“所以,白起不能動。”
魏冉很是嚴肅的點點頭:“對,白起不能動。白起無論在封丘,還是在上黨,那怕在洛邑,都是一把懸在趙國頸上的刀。”
“白暉呢?”
秦王提到白暉,魏冉先是一愣,轉而大笑:“讓他鬧騰去吧。”
秦王也跟著大笑。
魏冉又說道:“姐姐可能快要回來了,王上不想出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