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節 吃米田共呢?(1 / 2)

五千金就算造一條新船也用不了多少,那麼其餘的便是所有船員的錢。出海買的酒、肉幹什麼的,再貴能花多少。

對於五千金來說,能占一成就算多了。

畢儀起身一禮:“敢問,為何我等出海一年,身為船長竟然隻有四千錢的收入。”

另一人還加了一句:“是楚錢。”

楚錢沒有秦新錢價值高,兌換比率已經達到一比二點四。

“來,喝酒。”飛箭魚的船員們感覺這話題聊不下去了,這個落差有一點大。

飛箭魚是一條四桅七帆二十六丈五的中大船快船。

四桅就是有四個主帆,然後再加三個副帆,對於側風有著良好的利用性。此時的戰國造船工藝,那麼用軟硬帆聯合形,也沒辦法就對逆風,工藝還需要提高。

二十六丈五,一丈合後世的二米三。

飛箭魚號排水量約在七百噸左右,裝滿了巴蜀的麻布,再加上淡水、食物等物品,還有人員。一次麻布在倭島就可以得到巴蜀出倉價的五倍純收益,若在楚亭港,可以得到七倍。峴港是十倍起。

這是單次的收益。

從峴港拉香料與極珍貴的木料回來,事實上也是數倍的利潤。

那怕大河君白暉扣錢、扣稅、扣管理費、扣上交利潤、扣船隻消耗費、碼頭使用費等等。

對於船員們所得來說,也是巨利。

出征的陸戰、水戰、船員們的貿易收益,約占總利益的一成半。若是對一新地區,征服地的利益初始為四成,然後依據穩定的程度與時間,開始慢慢的減少,最終停在一成五左右。

這個數值,飛箭魚號的船員們是萬萬不會說的。

那怕出海的人無論是韓、魏、秦、燕等等這些人都知道,可一但回到中原,這便是軍中的秘密,不可言。

畢儀喝到半醉的時候,開口問了一句:“其它的船,也如你們這船,大夥都有錢拿?”

“新人,五十銀還是能拿到的。”

這話,由不得楚軍的小軍官們懷疑,因為這些船員沒必要騙他們。

船員們又補充了一句:“這個也要看運什麼貨,一般來說。依我們出海船隊的規矩,賤倉與富倉是混裝的,糧食算是收益最差的,絲綢價高可窮地方也買不起,上等的瓷器也一樣。麻布與精陶最值。”

“有多少?”

“五倍。”

五倍是一個假數字,隻是到倭島是五倍的利。

楚軍的小軍官們低頭議了幾句,他們信了。可再想一想,當年他們都去過辰國半島,也去過倭島。運的是楚布。

雖然不知道楚布是巴布、蜀布、關布、洛布等的差別,想來應該不會太大。

那麼,楚國的貴族給他們這些船員們,似乎有點少。

“有空去新港,我們說的不是什麼機密的事,看看便知道了。”

這酒是喝不下去了,楚軍的小軍官們心中有事。

酒沒喝痛快人卻是走了。

秦人大副站在了桌上:“客人走了,可酒沒喝好怎麼辦。”

“繼續整!”越人船長一巴掌又拍開了一份泥封,然後再吩咐道:“去把那果子都取來,估計是留不到洛邑了,這天氣越發的熱。”

酒喝上,大夥自然是越喝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