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芩蘭也這麼說,老夫人則更加確定了自己推斷,又問章德昌:“老爺,這姑娘的鑄鐵手藝可是看著不簡單,不妨多聯係聯係。這日後……八成能幫上老爺的忙。”
“哦?聽聞這大將軍與她關係可不一般呢!”章尚書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意猶未盡的說道。
有了夫人的建議,章尚書心中自有定數。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一一跪拜。韓兕(si)烔(tong)端坐在龍椅之上。
“有事啟奏,無本退朝!”梁公公高聲道。
朝堂之上的幾位官員麵麵相覷,似有事卻又不敢言。
“眾愛卿,今兒是怎麼了?一個個的。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朝堂之上,難道還要隱瞞不成?還是說……就隻喜歡聽旁人啟奏?”皇帝看出了朝堂之上一幹人的猶豫。
皇上都這麼說了,章德昌也不好再沉默下去,手執笏板,上前兩步啟奏:“啟奏皇上,臣有一事要稟告。”
“說。”皇上抬了抬右手,示意讓他繼續說。
章德昌點頭,低頭細細稟告:“回皇上的話,近來我國南北兩地,自然地貌相差甚遠。氣候也有所不同,每年一到秋冬兩季,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百姓們餘糧匱乏,長此以往,必將發生饑荒和暴動。不知皇上可有良策,以保百姓安康。”
聽了章德昌的話,皇帝想了想,又問百官:“眾愛卿,以你們所見,此事該如何處理呢?”
皇帝這麼一問,倒是讓文武百官,頓時一頭霧水,交頭接耳,小聲交流,試圖找到一個全策之儀,卻最終隻換來一群廢物的搖頭、低頭。
“要你們何用?”皇帝見此情景,眉頭緊鎖,搖頭失望,轉而又追問章德昌:“章愛卿對此事記掛於心,想必定是心中有數,依章愛卿所言?此事該如何解決?”
“臣以為,若能將把這國庫的糧食勻一勻。多征南方富產之地,補貼北方匱乏之丘。對於特困郡縣,再補發糧草,以解百姓之憂。也好讓百姓知曉,皇上乃是愛民如子的仁君!方可。”章尚書抬眉看了皇上一眼,補充道:“臣愚鈍,不知皇上是否認同。”
章德昌的建議,皇帝自是不甚滿意,此法乃是多年來處理百姓饑荒的常規做法。並無新意,然而,國庫存量有限,治標不正本。但相比之下,其餘人卻並無更好的法子,隻好作罷。遂又命眾人下朝後紛紛想盡辦法處理好此事。
一下朝,金步宇步履慢慢,目光始終未從章尚書身上移開。按說奏章之事,並非急事,可他卻這個時候提出來。看來是有意想要邀功行賞之意。
為查出他啟奏此時的真實目的,金步宇一路遠遠跟上,卻見他竟是去了司寶司。
為避嫌,章德昌隻站在司外等候。不出半盞茶的功夫,韓千絮從司裏大方走出來。
“見過大人!”千絮一見到章尚書,立刻俯身作揖行禮,卻被章尚書拒絕。
“姑娘不必多禮。今日,老夫來,是有一事相求。”章尚書一麵說話,一麵從寬大的袖口取出之前在千絮鋪麵上買到的簪子,問道:“姑娘,可還記得這個?”
千絮一眼看出那正是自己做的發簪,一臉狐疑道:“記得,大人這是……”
確定了是她的工藝,章尚書臉上露出了笑意,“老夫也沒有什麼想法,就是覺得姑娘手藝不錯。老夫家中有一銅製酒罇茶盞。樣式有些陳舊,又笨重,老夫看著你這手藝,猜想能否給老夫嚐試著做上一套鐵質茶盞。”